让王杰精神在新时代奋斗实践中绽放光芒 ——济宁军分区联合驻军单位纪念王杰烈士牺牲60周年持续兴起学习传承弘扬王杰精神热潮
苍松翠柏万年青,缅怀英雄铸忠诚。
盛夏时节,山东省金乡县天朗气清,阳光透过苍松翠柏洒落草坪,显得格外宁静,在以红墙红瓦为主色调的“王杰烈士纪念馆”前,王杰扑向炸药包的雕像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无畏的身姿、坚毅的眼神,正如他当年舍己救人的那个英勇瞬间。
7月10日,王杰雕像前,济宁军地领导、干部群众、王杰亲属代表和驻济部队官兵代表齐聚这里,纪念王杰烈士牺牲60周年。他们整齐肃立,向王杰雕像敬献花篮、鞠躬默哀,表达对王杰烈士的深切缅怀。
步入纪念馆,官兵们不时在王杰牺牲时所穿衣物碎片前仔细观看、在泛黄的王杰日记前驻足反思,在习主席关于王杰精神的批示指示展板前学习讨论,从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面面锦旗中追寻王杰的成长足迹,感悟王杰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
据讲解员介绍,王杰村前身为华堌村,1968年为纪念王杰烈士因以更名。这里是王杰出生成长的地方,64年前,王杰正是从这里穿上军装,戴上大红花,在乡亲们的热烈欢送下踏上驶向军营的列车。
“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当兵,保家卫国。”2023年3月,在新兵欢送现场,王杰小学的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我心目中的王杰》手抄报送给新兵,行少先队礼,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每年入伍新兵启程前,金乡县人武部都会组织他们参观王杰纪念馆、诵读王杰日记、学唱《王杰的枪我们扛》,引导勉励他们像王杰那样当兵,当王杰那样的兵。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济宁是革命英雄王杰的出生地、成长地,践行‘王杰精神’走在前列,我们责无旁贷。”济宁军分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充分挖掘王杰家乡特有资源优势,军地广泛开展新时代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学习宣讲、铸魂淬火、血性锻造、争先创优、崇德尚廉、拥政爱民“六大行动”,充分发挥王杰精神引领带动作用。
实践中,他们组织召开学习传承弘扬王杰精神座谈会,修缮开放王杰故居、复原打造知青点,组织到邳州王杰牺牲地等参观见学,邀请王杰亲属、生前老战友现场讲述王杰故事,深度体悟王杰精神时代内涵。
此外,他们还掀起王杰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热潮,通过举办“王杰精神”讲解员大赛,制作“王杰精神”系列文创产品,排演的情景剧《英雄王杰》,录制《听,王杰日记》音频资料,征集“王杰精神”书画作品,组建由老兵宣讲团、英烈讲解员、党校专家、先进模范等构成的强大宣讲队伍,推动王杰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深的告慰。
“作为英雄王杰故里,我们把传承弘扬王杰精神作为响亮品牌,大力培塑官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气。”该军分区领导表示,他们重点打造“王杰民兵连”,评选表彰“王杰式”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民兵工作单位争创“王杰示范岗”,使王杰精神融入教育课堂、嵌入练兵备战、进入官兵头脑,推动在强军行军实践中落地生根。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深的告慰。2018年秋,金乡县兴隆村的冬桃滞销,果农愁眉不展,成为村官朱家宝的“至暗时刻”。
当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朱家宝提议“用直播带货!”时却遭村民冷水:“网上能卖几个钱?净瞎折腾!”面对困境,朱家宝并未退缩,他自行垫付万元开设“兴隆村官朱小宝”媒体账号,一周销桃上万斤,村民亩均增收2000余元。村民张西文看着自家桃子销售一空,不禁感叹道:“你这娃,是咱村的王杰啊!”
此后,他推动建成镇级电商产业园,打造“数字兴隆直播基地”,开展助农直播235场,带动年网销额3200万元,助力全镇快递进村全覆盖,物流成本降幅超50%。
“学习王杰精神,就是要把王杰的‘两不怕’劲头投入到工作中。”2022年,朱家宝调任王杰故乡鱼山街道武装部长,他创新推行“四个第一”红色入伍教育,让英雄精神深植青年心田。2024年,调任鸡黍镇后,他聚焦农业短板,协助农业育苗基地流转土地200余亩,新建智慧大棚31座,年育苗能力打1.5亿株,带动周边10万亩果蔬种植,构建“村集体+农业+农户”富农模式,打造鲁西南最大育苗基地。
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到武装部长再到副镇长,朱家宝始终以王杰精神为镜:“我要扛起王杰的枪,让‘两不怕’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光芒!”
在济宁军分区,像朱家宝那样,致力于传承弘扬王杰精神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王杰精神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引领和激励着他们坚守信仰、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不断续写英雄故乡的光荣与辉煌。
2023年底,山东省军区组织民兵教练员“四会”教学比武,王杰民兵连副连长李东华带队参赛。面对各路高手,李东华带领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针对应急应战任务行动教学难题,大胆探索实践,集智攻关研究,反复组织练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流程设计,最终取得应急科目第一名,充分展示了过硬素质和良好风貌,为全区教练员树立了标杆。由于成绩突出,李东华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民兵军事训练优秀“四会”教练员。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百练成钢的勇士。
“为期六个月,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右腿静脉严重血栓,忍痛做完大隐静脉剥离手术后,刀口没拆线打着绷带返回训练场。”2023年兖州区人武部教练员蔡超参加山东省军区“动员精兵--2023”教练员比武,他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作为制胜法宝,反复修改教案90多次,加班加点训练,最终在这场大比武中夺得个人“四会”教学应战科目第一名。2024年7月,济宁军地联合召开新时代传承弘扬王杰精神推进会,蔡超被表彰为“王杰式”民兵教练员。
和蔡超一同上台领奖的,还有济宁能源霄云煤矿的民兵周彦昌,和其他班组不同的是,周彦昌所在的区队是一支十名退伍老兵组成的“王杰式”区队,他们担负着矿井通风、瓦斯防治、火灾救援等重要工作。每天都要前往地下几百米的采煤工区,深入每一个作业面、每一处危险点,看通风状况、测瓦斯浓度、除问题隐患,甘于寂寞、不怕危险、无私奉献,用严明纪律、坚强意志、过硬技能筑牢安全生产坚固防线,被工友们亲切的称为矿井“生命守护神”。
近年来,在王杰精神的感召下,济宁军分区助力全市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九连冠”,有力解决征兵接待站历史遗留问题,民兵某战法训法研究成果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评选为“双优”成果,参加“动员精兵”比武竞赛荣获全省第一……
“学习传承弘扬王杰精神是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和重要实践课题,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重点,我们将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举措,充分发挥王杰精神引领带动作用,让其持续在奋斗实践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该军分区领导表示。(通讯员 马修才 时景芳 张伟强 马辉 张志钊 程培昌 尹浩 胡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