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丨以高质量招商引资为发展赋能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通知,赛得利集团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成功入选第八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清单。此次入选,是该项目继成功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全国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并被列为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后再次入选国家级清单。此次入选,也是济宁在大开放、大招商浪潮中取得显著成果的又一次展现,令人倍感鼓舞和振奋,增添了全市上下进一步做好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重大外资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有助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需要国家层面协调解决的诉求等特点。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资的决策部署,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成立了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重点是协调涉及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规划、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推进项目实施。赛得利集团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莱赛尔纤维生产基地,年营业收入可达120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60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为济宁、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与稳定性。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投资上项目,始终是发展的生命线。当前,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比拼更为激烈。去年4月,该项目成功落户济宁。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力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奋斗目标,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始终把招商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决心,精准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用好用足国家和省一揽子增量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的招商支撑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招商新路子,想方设法招引更多大企业、好项目入驻济宁。要研究吃透产业链发展需求,围绕宁德时代、莱赛尔纤维等新招引大项目的上下游、左右岸进行产业链招商,做到业务延伸到哪里招商就走到哪里,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要持续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明确园区定位、发展目标,实行差异化发展,做优配套服务,方便企业“拎包入住”。要适应企业轻资产投资需求,科学规划标准厂房建设,持续抓好企业招引入驻。要发挥国资国企引导作用,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完善基金招商运作模式,集中资源招引大项目、好项目。要用好大企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优势,宣传济宁良好的投资环境、美好的发展前景,增强企业投资济宁的信心。要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招商对接活动,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举办高规格的招商推介活动。要加强招商力量,进一步建强各级招商队伍,不拘一格选用招商人才,在招商一线识别干部,形成招商引资合力。

人勤春来早。今天的孔孟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让我们以赛得利集团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成功入选第八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清单为新的起点,干字当头、奋勇争先,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新成效,拼出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城市发展新未来。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