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 |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掌上济宁讯(刘太福)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业农村工作,听取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重点任务,再次发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烈信号。
“农者,天下之本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我市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农业全产业链和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全市上下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统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品牌培育、富民增收等重点工作,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加强农技服务和田间管理,有效带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要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农田旱涝防灾水平。要扎实开展“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创建,加快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镇域全覆盖。要逐级压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目标责任,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大力发展富民强村产业,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明显的农业产业集群。要持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打造产业集群,在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上重点支持,打造龙头企业发展梯队。要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坚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农业发展路子,大力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示范片区创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各地都可学可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务求实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天下顺治在民富”,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抓好片区巩固提升,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做好“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