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第一书记章国峰访谈

1、刚去村里,老百姓们都还不知道你是谁、来村里干什么的吧,第一次的走访还顺利吗?

刚去村里的时候,因为基本上都是和村干部在一起工作和交流,村民们见了我以后呢,应该来说是对我有一些印象,但是具体我是来干什么的,他们不太清楚。我们那个村庄,相对来说它不是一个开放性的村庄。这个村庄呢,只有一条干道与外部的主路连接。每天到村子去的人,不是太多,主要是一些小商贩,收蒜的、收辣椒的居多,所以村民见了陌生人都会比较感兴趣。村民见了我以后,他们就会问我们的村干部,我是来这里干什么的?我们村干部就会把我到这里来做什么工作的情况告诉我们村民。这样呢,村子里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也就知道了。

第一次走访应该来说是比较顺利的!因为从到村开始工作,我和村干部的交流比较多,也参加了村里的党员大会。经过和村干部和党员的交流以后呢,我们考虑着走访工作首先从我们村的党员开始。在走访工作开展以前,我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我们下派干部的培训会议也传授了很多走访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这样我就把走访的第一站安排在了我们村一个党员的家里边,当时是我们村干部带我去走访的。走访的时候是夏天,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我们也注意了一些走访的细节。比方说到了家门口以后,让我们的这个村干部去敲门,我们在院子里稍作停留等主人允许了我们再进屋。村民们对我们去走访非常的热情,刚刚坐下,那个村民就去切瓜。因为在我们当地,在这个季节,各家各户一般在棉花地和玉米地里间种一些西瓜,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了很多西瓜。这样呢,在夏天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从外面买西瓜了。等这位村民把西瓜递给我的时候,我心里边儿就忐忑了,因为我理解的干部下去走访,不应该吃人家的东西,所以我心里边儿一直很忐忑。这时候,我们村的干部就跟我说:“这是咱们自己地里种的瓜,和给你倒杯水喝是一样的,章书记你吃就行了!”这样的我也就拿起西瓜来,然后开始边吃边聊。第一次走访的,主要到村民家里边了解了一下他家的基本情况,我也是问了他们的孩子工作就业的情况,问问家里边儿生活的情况。然后我就开始讲我这次包村主要是干哪些工作,尤其是提到了要把农村的集体经济要发展起来,询问了一下他们对于村的发展建议和意见。这样经过沟通与交流,我觉得这个我们的交流是非常的坦诚的,走访也是非常的成功的。村民也给我提了一些想法和意见,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我们村民的热情和淳朴的民生,还有彼此之间这个浓浓的情谊。通过这一次走访活动,我们就变得熟悉了,随后我们在村子里边再碰到了面都会停下来聊上一会儿。我觉得走访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走访面对面的聊天才能逐步的拉近你和村民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次的走访,我也了解到西瓜种植曾经也是我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村产的西瓜非常甜,而且都是自然成熟,但是因为销售难,现在都不再种植。原来的销售,村民需要用车拉到20里外的地方摆摊卖,盛夏季节里每天早出晚归,销售量也不大,这样的困难也导致了我们好的农产品产业搞不上来。

2、在走访调研当中,你怎样让百姓接纳你,得到百姓的信任?

答:我觉得在走访的过程中想获得百姓的接纳和信任,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先告诉他们。因为初来乍到,百姓对你没有了解,他们肯定会心存戒备之心啊。我一般走访的时候主动先把我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详细的告诉他们。这样我把我家庭的一些情况给他们像拉家常一样说给他们,他们就会觉得我不是一个干部而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我是一个二胎家庭,我去任职第一书记的时候小儿子还不满六个月。这样把自己家庭的一些情况和他们交流以后,他们就会觉得你更像是一个亲戚、朋友、邻居这样的一种概念。这样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拉近了,尤其是我这个二胎家庭,孩子很小就要远离家庭到村里去工作,一下子也萌发了他们的这个怜悯之心和同情之心,他们每个人都有感同身受的地方啊,人有了怜悯之心,就会变得更加宽容,这样也更容易交流。我们村委会边上就有一户人家也是刚刚添了二胎的小女孩儿,每到村里边儿我都看到他奶奶带着小姑娘玩。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亲切的交流一会儿,因为情况相似,我们有更多的语言。

我觉得第二点就是应该具有主动交流、主动攀谈的这种能力。因为走访和调研的时候不仅仅是到村民家里边儿去,在村里面你碰到了村民以后,就要上前主动打招呼,主动的攀谈,问问他们的情况,了解一下他们最近在干什么,这样呢,就会觉得像邻居或者是朋友一样亲近。如果你仅仅走在大街上,和大家仅仅是小小的打个招呼,这样呢,百姓可能会觉得你不接地气,或者是不是平易近人。我能在村子里边,只要是碰到了村里边儿的人,我都会主动的上去攀谈,问问最近在忙什么,在干什么,生产情况怎么样,生活情况怎么样,有话没话的先聊一阵子那种。“三秋”生产的时候,街上和地里随处可以见到我们的村民,这个时候是走访的好时机。虽然有时候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主动的去和他们聊聊天,问问收成情况,他们会觉得被关心,也便于我们在群众心中树立好的形象。当然,如果能够设身处地的帮群众解决一点困难更好!

我觉得获取百姓的信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项非常难的事情。信任的建立,不是说百姓接纳你,他就会信任你,而是需要通过一些事情慢慢的累积,才会逐渐的建立起这种信任感。并不是说你是组织上下派的干部,村民就会信任你。并不是说一见面你跟他交流的好,他就会信任你啊,这也不符合实际。我觉得建立信任,首先应该是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想办法去解决一些他们面临的问题,逐步树立好形象。刚到村工作的时候,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非常热,而且我们的村委办公室是平房,更不隔热,开党员会议像在蒸笼里一样,后背都湿透了,像洗澡一样,都一个劲儿地喝水。经过和村两委交谈,他们也是多次想安装空调但是苦于没有资金,尤其是夏天和冬天开党员会和冬季收缴医保费用的时候,只能自己受罪忍受,他们一直还担心年龄大的党员过来参加党内活动夏天中暑或者冬天冻感冒。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学院领导汇报,看能不能捐赠空调改善一下村内办公条件,经过积极争取,现在我们村所有办公室已经装上了冷暖空调。前段时间收取医保费,我们书记说的“章书记来了,我们终于告别了一手鼻涕一手钱的时代!”前段时间,我们村一位农户家里因为电线老化发生了火灾,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灭火。灭火后,了解到金乡县为村民缴纳了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每户2元,每人2元,是2019年金乡县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由政府出资。我们尽快按照程序上报,很快得到了应急管理局的回复,目前8000多元的保费已经拨付到位,村民也把过火的房屋修缮完毕了。我和村民一起到县应急管理局送去了“大火无情、人间有爱”的锦旗,也切实的感受到了受救助人群的感激和感恩之情。当时在路上,我又询问了村民的工作情况。他是在我们那附近一个制造厂上班,收入比较可观,但是一些上岗的证件不是很齐全,曾经被有关部门罚过款。这时,我立即打电话咨询我们了解这个情况的同事,打开了手机免提,让我们村民及时了解到该如何去办理此类证件。所以我觉得村民的信任是来自于我们能够想着真心实意地为我们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能是大事,比如家中着火,也可能是小事,比如工作中的小困难,但是如果能够设身处地的想着帮忙去及时解决就会取得村民的信任。

为了尽可能的让村民接纳我和信任我,我的主要做法就是尽可能的去了解村民的他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因为缺少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尽量少给他们大包大揽的表态。我一般情况下如果他们提出了问题,我会尽量的去询问,一再的询问,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啊,让他们把他们的思路和方法告诉我。我是不急于表态和安排,因为你一旦说出去的话得不到实现这样的百姓对你的信任会逐渐的降低,何况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信任感还没有建立。(作者:王琨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