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山东丨曲阜这个村家家住上小别墅 就业就在村里头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别墅“民宿”村民家门口脱贫增收“乡村没有产业,不可能实现脱贫振兴。”鲁源新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承彪告诉记者,除了发展民宿外,早在2018年底,村里就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专门为尼山圣境景区提供物业管理、保洁保安和用工服务,“现在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已经走上了正轨,吸纳了100多名本村村民就业。搬迁住上了“小别墅”村里小伙不愁娶媳妇鲁源是千年古村,2018年,为了推进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项目建设,当地对东西鲁源村整体搬迁,并在尼山圣境游客中心北侧建设鲁源新村安置社区。
    2020-11-19“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王文坛摄启动仪式现场,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和湖南省委网信办、河北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出席三地启动仪式并向采访团队授旗,各媒体记者共同观看了主题宣传片《决胜2020》。据悉,“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湖南等11个省区网信办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承办。为持续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立体展现各地脱贫攻坚的新实践、好经验,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11月18日上午,“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河北省石家庄市、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三地同时启动。
    2020-11-25决胜2020——脱贫攻坚绘就山东新图景
    山东按照“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布局,建立起高效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推进体系、政策体系,做到扶贫问题优先研究、扶贫投入优先保障、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山东”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成员走进山东西南腹地,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向大家徐徐展开,幸福美好小康生活正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版图上,变得越来越清晰。在此基础上山东深入巩固扶贫成果,2019年起,通过重点提高脱贫质量,贫困发生率基本“归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2020-11-25【决胜2020】山东济宁:“幸福食堂”里的幸福生活
    2019年10月,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建设了这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幸福食堂,除了每天能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的餐厅之外,食堂里还开设了棋牌室、健身活动室和书画室,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更给老人提供了一个娱乐的场所。除了让老人“耍好”,日间照料中心还设有独立的食堂和餐厅,每日能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为很多独居和空巢老人解决了吃饭的难题。像武家村这样的“幸福食堂”,曲阜市目前已建成39个,半年多来,有效解决了农村“老有所养”的吃饭难题,800余位老人受益。
    2020-11-24【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山东:打造脱贫致富的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茂林摄记者采访了解到,2011年春,在村党支部书记姚洪远带领下,南仲都村在村南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草莓大棚64个,火龙果大棚11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茂林摄姚运宽是山东省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民,家中目前经营着有20个冬暖式大棚,其中14个草莓大棚,6个火龙果大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茂林摄如果说姚运宽是大棚果农的创新致富典型,那南仲都村就是从草莓、火龙果大棚到花卉大棚产业创新致富的“示范村”。
    2020-11-24【决胜2020】山东济宁:小蘑菇带来大财富,从“落后贫困”到“世外桃源”
    姚运宽告诉记者:“我现在有20个大棚,除了种草莓还种火龙果,火龙果一年四季可以采摘,比草莓大棚挣的还多,我自己致富的同时,还能带动村里妇女就业,一个月两千多块钱,让她们也增加了收入。孙汝摄姥姥家亲子民宿极具特色,据姚洪远介绍,民宿建成后,村中部分村民选择在此就业。从“落后贫困”到“世外桃源”,南仲都村华丽蜕变图为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大棚内的红心火龙果。
    2020-11-24【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山东丨“爱心超市”扶贫也扶志 “小积分”推动脱贫“大变化”
    自青莲村开设扶贫超市以来,通过互助会打分积攒的积分券,他能够在这里兑换商品,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如今,“美好生活”互助会的成立,还有枣庄市第一家“爱心超市”的设立,正源源不断地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树立起自我脱贫、我要脱贫意识,实现贫困户物质、精神双脱贫。除了参与评分和积分卡兑换工作之外,互助小组组长还要协助扶贫专干完成各项扶贫工作:爱心超市的监督、对无表达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小组成员进行协助解答,完成人员变动、住房问题、隐性大额支出、突发事故等入户核查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参与互助会组织的扶贫政策学习与宣传,协助计算核实贫困户的家庭收入等等。
    2020-11-24【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山东丨小蘑菇带来大财富 邹城“虚拟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正在建设的蘑菇小镇一期——友泓食用菌智慧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207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金针菇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500人,成为邹城市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培育一批骨干蘑菇生产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大束镇一带的农民便开始了个体户式的蘑菇种植,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短短的时间内,便在大束镇培育起一批骨干蘑菇生产企业,成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新引擎。项目建成后,可形成食用菌研究、生产深加工、科技研发、教育培训、交易平台、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食用菌年产可达12万吨,...
    2020-11-24山东枣庄:从“穷命庄”到“兴隆庄” ,石头房里的村民如何脱贫?
    依托翼云石头部落景区的资源优势,当地鼓励村民在新社区和景区发展乡村农家乐。依托鲁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资源优势,兴隆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以旅游扶贫为主,兼顾实施合作社种植、光伏扶贫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2015年,在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兴隆庄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原来的村落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隆庄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2020-11-24"齐"心"鲁"力|沂蒙脱贫记
    仅在老区主要城市临沂,2016年以来就共累计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6.7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8亿元,先后建设了3245个产业项目、276个扶贫车间,带动48.9万人次贫困群众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2566元增加到2019年的6913元。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全村16户贫困户脱贫,被父老乡亲们称作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6月30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老周圩子村扶贫干部王玉红(右)向贫困户庄华云老人传授中国结的编织方法织密“防护网”脱贫更防返贫在临朐县景福养老护理院干净明亮的病房内,辛寨镇王家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建宝正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进行康复训练。
    1  2  3  4  5  


Copyright © 2002-2020 东方圣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