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苏茜茜)9月27日,“孔子的世界”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成立仪式,在孔子研究院儒学会堂国际报告厅举行。来自韩国、印度、美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院长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孔子的世界”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并共同见证了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的成立。
该中心立足曲阜,设于中国孔子研究院,以中国孔子研究院与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等研究机构为依托,密切联合各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相关单位、团体、学人,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共同开展礼学研究与礼乐文明的现代转化等工作,力争在五至十年内,将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建设成代表圣域特色、富有时代精神、服务当代礼乐文化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机构。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指出:“在曲阜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使国外学生看了三孔,再到孔子研究院进行深加工、再提升,体验中华文化,发挥曲阜文化的优势,是可行的。”2014年9月28日,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孔子研究院挂牌设立。两年来,体验基地本着“边建设边活动”的原则,成功举办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座谈会、“新汉学”博士生访问团、“汉语桥”观摩夏令营等活动,出访了保加利亚、土耳其、美国、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孔子学院。
作为唯一一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机构,孔子研究院与学界脉搏同步,注重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深刻认识到礼乐研究、礼乐复兴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逐渐在研究方向设立、课题申请特别是世界儒学大会选题中予以较多关注和倾斜,便联合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尼山圣境等机构,谋划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组建专门的礼乐研究中心。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应当包含礼乐文明
“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既是人们纪念孔子、缅怀圣贤的盛典,也是大家反躬自省,同心思考中国文化命运与中华民族未来的良机。”在27日的“孔子的世界”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作为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代表在仪式上致辞。
杨朝明表示,自2007年发起国际会议以来,由孔子研究院承办的世界儒学大会已经在曲阜儒学会堂成功举办了七届八次。“总览世界儒学大会所发表的论文、演讲,其中不少学者已将目光聚焦于礼学经典的诠释、礼乐精神的阐发与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上。这些与礼乐文明问题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与演讲,足以代表我们和部分学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研究和思考。”
杨朝明说,礼即立人、立家、立国的根本之道。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记·曲礼》 也讲到:“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就是中国社会、人生的基本准则,礼就是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钱穆先生明确提出: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礼乐文明既是孔子学说、儒家文化的精神要义,亦为整个中国古代文明、传统文化的荦荦大端。”在杨朝明看来,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复兴,而其中尤当包含着礼乐文明的传承、弘扬与复兴。
杨朝明说,我们与真正的礼乐文明、与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家园仍有距离。在这种情势下,尤当以“礼”行礼,即将礼的真精神切实贯穿于具体施行中。当下,在礼乐文明的研究与传播中,更应贯彻礼的精髓与灵魂,切实做到时刻以平和中正、不偏不倚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礼。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教授李瑞智:通过网络让更多人 学习到儒家的智慧
“在一场考试中,一名5岁的男孩站在我面前背诵《论语》和《道德经》的章节,竟然一字不差。这使我开始思考这个男孩观看世界与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在慢慢趋向成熟。”在昨日“孔子的世界”主题演讲中,来自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的李瑞智教授,以自己的一段从教经历入手,和大家分享了他所理解的儒家礼乐传统教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李瑞智先生是资深外交官,在外交界工作25年。曾在中国、日本、老挝、香港、孟加拉、联合国纽约总部及欧美一些国家常驻。他早年发现日本的儒学文化是其经济成功的基础,基于这一经验,他最早提出了儒学文化将预示中国的高速发展。1984年至1988年他是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澳中协会的执行主席,并于1987年出席了曲阜的首届儒学研究大会。
李瑞智说,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的开幕式让他意识到,现在西方国家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远比想象的更为深刻和广泛。曾经有段时间,他忽视了对文化的反思,如今才明白部分西方的行为和音乐方式正是崩坏的思想传统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学习儒家的礼乐传统。毕竟,儒家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礼乐传统,其思想在当代挑战交织的局面出现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持续的优越性。
李瑞智希望,中国各界的有识之士都能够积极推动网络发展,使全世界的人民都能通过网络学习到儒家传统的智慧,教育内容可涵盖国家治理、贸易、思想、礼仪、音乐或者人类探索的其他领域。“或许可以设计一个网站,将它取名为‘儒家时代’,用以介绍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人们增强对古代及当代中国经典、中国历史、中国艺术形式及中国科技的了解。”在李瑞智看来,这么做既有助于提升中国崛起的文化影响,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融合。
责任编辑: 李颖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