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暨《孟子》七篇解读启动仪式举行
2016-09-26 来源:东方圣城网
演讲现场

    东方圣城网讯 (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高凯)9月24日上午,由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中共邹城市委、中国孟子研究院、中国孟子学会联合主办,中共邹城市委宣传部等承办的首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开幕式暨《孟子》七篇解读启动仪式,在孟子故里邹城举行。活动旨在助推济宁“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加强儒学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推进孟子思想传承。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授专家,以及来自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青年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据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王志民介绍,《孟子》文本七篇的开讲是在学术界对孟子思想、生平、业绩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回归《孟子》文本的讲读和解析,是对孟子和儒学优秀遗产进行具体深入挖掘、阐释的一项重大举措。希望通过举办首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和《孟子》七篇解读活动,进一步推动民族振兴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转发、发展。

    济宁作为孔子、孟子两位圣人的故乡,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确立了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宏伟目标。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其“仁爱”思想、“民本”理念、“大丈夫”气节,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博大精深的孟子思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与精髓已被全人类所认同,对中国文化贡献巨大,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孟子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维明先生在发来的贺信中指出。“因此,我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具有本土的根源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全球乃至宇宙的情怀来面对人类存活的问题,以自己切身体会和衷心关爱来面对自己的传统,在根源性和普世性方面超越和突破现代哲学观点,为研究、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在启动仪式后,《孟子》 七篇解读正式开讲。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先生做了《孟子》 七篇之第一讲《梁惠王》篇的讲座。他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具体的事例,结合《孟子题辞》、《四书集注·孟子序说》等经典文章,从孟子思想的基本内涵讲起,层层铺垫,逻辑透理,对《孟子·梁惠王》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解读。

    当日下午,首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正式举行,与会学者以“博学与弘道”为主旨,围绕儒学之学术思想、研究范式、价值传承、学派个案研究等议题,就当代儒学的学术研究与价值传承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深入探讨与交流。

    多读一点

    《孟子》七篇的由来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上承孔子,下启历代,“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孟子的思想与观点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对后世影响深远。自东汉赵岐作《孟子注》之后,历代有关《孟子》的解读很多,但汇集多家解读成果的专著很少,适合于当代人学习习惯的音像制品更是少之又少。有鉴于此,2016年,孟子研究院正式成立后,即确定以《孟子》七篇解读为题,盛邀陈来、王志民、李存山、王中江、梁涛、杨海文、孔德立七位学者,每人解读一篇,利用十四周二十八日的时间,对《孟子》七篇进行解读。

    

责任编辑: 许小宁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