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幕后工作人员讲述与文化节的故事 很幸运能为“儒学”服务
2016-09-23 来源:东方圣城网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李朕葳)孔子文化节是济宁最重要的文化活动,每年的九月都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这座东方圣城。为了确保孔子文化节顺利进行,有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在幕后默默付出。日前,记者采访到志愿者和论语诵读方阵的成员,听他们讲述与文化节的故事。

    “礼仪”志愿者邵艺迪:很庆幸,不会带着遗憾离开校园了

    “在曲阜求学,如果不能参加一次孔子文化节,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孔子文化节期间,有10名志愿者成为文化节的“礼仪”,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邵艺迪就是其中一员。

    邵艺迪是曲阜师范大学礼仪部的成员,一米六八的身高、白皙的皮肤,先天的优势加之后天的训练,为她加分不少,也使得她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各种大型活动中。“看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邵艺迪说,她的妈妈也关注了学校的微信号,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还专门打来电话,鼓励自己报名。

    虽然有多次参加大型活动的经验,但邵艺迪还是有些紧张,她希望自己用最美的一面展现大学生的风貌。“其实我们的工作并不复杂,只是负责来宾的导引、颁奖环节证书的送递,都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邵艺迪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读大三了,下学期就要外出实习,今年是自己为孔子文化节服务的第一年,也有可能是最后一年。“很庆幸,我不会带着遗憾离开校园了。”邵艺迪说。

    “武士”志愿者牛琨:以前去孔庙是游客,这次是服务者

    靠在墙上练习体态、对着镜子演练表、搜集祭孔大典的相关材料,自9月14日得知自己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祭孔大典后,曲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学生牛琨便忙活开了。身高一米八五的他被安排做神道一侧的一名武士,虽然只需静静地站立在那里,没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可牛琨还是很兴奋。

    牛琨出生在青岛,姥姥是一名语文老师,自己的国学启蒙课就是在姥姥家完成的。到曲阜上学以后,学校组织到孔庙参观,牛琨看得很仔细,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他没想到,自己再到孔庙时将是志愿者的身份。“如果说上次去的时候只是一名游客,这次我的身份就是一名服务者。”牛琨说,他很喜欢这种感觉,非常感谢孔子文化节,给了自己这样一个为“儒学”服务的机会,希望明年还能成为孔子文化节的志愿者。

    诵读方阵成员:做好“千分之一”

    “当千人诵读论语的声音响起,那一刻你会感觉到一切都是那么神圣。”曲阜鲁城街道工作人员张磊去年是千人诵读论语方阵的一名成员,回忆起一年前祭孔大典的场景,他依然有些小激动。

    认真复习读本内容,对一些通假字进行标注

    2014年开始,孔子文化节增加了千人诵读环节,来自曲阜各界的人士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连续两年,鲁城街道的方阵都在神道路东侧的入口位置,今年鲁城街道60人的诵读方阵由机关干部、社工、宣传委员组成。刚参加工作一个月的谢心怡有幸成为了诵读方阵的一员,经过几次排练后,谢心怡基本上掌握了读本上的内容,她对接下来的祭孔大典充满期待。

    每天下班后,鲁城街道科技文化站副站长甄金认真地复习着读本上的内容。记者在甄金的读本上看到,她对一些容易读错的通假字都标注了拼音。“老师们前段时间对我们进行了辅导,我担心读错,还是将一些字进行了标注。”甄金说,参加诵读方阵,本身也是对儒学的一次更深层次的学习。

    礼乐社区的工作者孔谦去年组织社区人员参加过诵读,今年他是第一次以诵读者的身份参与进来。对于身份的转变,孔谦告诉记者,多少还是有些紧张,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大龄方阵成员回家请教孙子,一起查资料学论语

    曲阜儒学氛围浓厚,在这里几乎每人都能说上几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在鲁城街道诵读方阵中,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24岁。鲁城街道科技文化站站长宋磊说,诵读方阵中有一名年龄偏大的人员,对读本上的内容掌握不透,回家便请教正在上小学的孙子,祖孙俩一起查资料、学论语。

    曲阜不缺少学习国学的地方,学校有孔子讲堂,村庄里有乡村课堂,电视里还有《一起学论语》课堂。每次儒学讲师来讲课,鲁城街道的孔老汉都去听。“年纪大了一样学,外地来了游客,咱作为曲阜人,也能给人家讲讲《论语》。”

    诵读方阵诵读的国学经典不足千字,可里面收纳的却是专家反复论证过的精品中的精品,有细心人将前两年的诵读内容整理了出来,作为家庭“儒学课堂”的教材。“去年发的读本,被我放在家中的书橱里,它不仅是学习儒学的读本,同时也是参加孔子文化节的纪念。”张磊说。

责任编辑: 徐微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