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孔子文化节>>动态追踪
第九届"孔子教育奖"揭晓 三项目获奖
2014-09-28  作者: 来源:东方圣城网



  东方圣城网讯 (记者 石晶)27日,在201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颁发了2014年度“孔子教育奖”。阿尔及利亚扫盲协会的“扫盲、培训与妇女融合”项目、西班牙促进社区发展终身学习学校的“将网络作为教育课题”项目、南非莫尔泰诺语言与扫盲研究所及国际扫盲研究所的“通往未来之桥倡议”项目,这三个项目获第九届“孔子教育奖”。

  阿尔及利亚获奖代表:扫盲后,才能更好融入社会

  “能够获得孔子教育奖并应邀参加这次颁奖典礼,我感到非常高兴。十分感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及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宁市人民政府!”阿尔及利亚获奖代表梅洛尼·吉内布告诉记者,孔子在中国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代表协会来到圣人的家乡领取奖项,她感到无上荣幸。

  阿尔及利亚扫盲协会成立于1990年,是一个非政府组织,覆盖阿尔及利亚全国,主要工作是扫盲、教育和培训。协会所倡导的“扫盲、培训与妇女融合”项目,不仅为妇女提供扫盲培训,还帮助女性在商业领域获得专业资质,比如在计算机、缝纫和美发领域获得专业资质;或者通过小额贷款或职业介绍所,帮助妇女更好地融入工作场所,增加收入。在不同合作伙伴的帮助下,阿尔及利亚扫盲协会开办了8个女性扫盲、培训与融合项目中心。如今,每年有约14万名不会阅读、写字或计算的人接受协会的培训,其中绝大部分是女性。他们接受培训后,掌握一定技能,走向工作岗位,逐渐融入社会。梅洛尼·吉内布介绍说:“以孔子的名字命名的奖项,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扫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份奖颁发给我们,对我们是一种充分的认可,将激发我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地区扫盲事业中去。”

  西班牙获奖代表:终身学习,为人们打开一扇新窗户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我的殊荣。在西班牙一个叫做南多边形地区的居民们以及我们教育机构的12名老师,他们日复一日投身教育事业,他们才是真正的获奖者。”西班牙促进社区发展终身学习学校的“将网络作为教育课题”项目获奖代表安娜·加西亚·雷娜介绍说,南多边形地区坐落在西班牙南部,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地区,这里有约4万名居民,由大量移民和一个吉普赛大社区组成,是欧盟范围内文盲率和失业率最高的地区。南多边形终身学习学校便在此地区建立,学校面向15至90岁的人开展识字教学,每天有600名学习者参加活动。

  三十多年来,在南多边形终身学习学校,建造发展了一种普及教育体系。如今,学校开展的扫盲课程与以往不同。例如,学习者通过识别公路代码来学习读和写,还能考取驾驶执照。安娜·加西亚·雷娜说:“教育必须要扩展它的发展目标,从而能够成为帮助实现社会变革的工具,仅仅教会人们如何阅读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向他们打开一扇学习的窗户,教会他们学会思考,让他们学会在认识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如何成为学习的主角。”

  南非获奖代表:奖金将用于推动南非儿童扫盲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今天我是代表南非地区贫困的孩子们来接受这一奖项,因此我会把奖金用来进一步推动南非及整个非洲的儿童扫盲工作。”获奖代表莫森亚·菲尼亚斯介绍说,南非莫尔泰诺语言与扫盲研究所及国际扫盲研究所发起的“通往未来之桥倡议”项目在南非林波波省开展。南非林波波省是南非最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之一,其78.9%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而该项目致力于在扫盲和技术之间建立桥梁,通过专门设计的多语言计算机程序,在边缘化的农村社区加强初期扫盲和计算机技能扫盲,从而惠及小学学龄儿童和成年文盲,将学习变得更具连贯性和整合性。“我们这个项目在学校、电脑实验室和成人扫盲教育中心进行,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看字读音以及句子和文本阅读的方式来提高读写能力。”莫森亚·菲尼亚斯说,自实施以来,项目利用技术创新提高和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读写能力,改善了农村地区获取优质教育的机会,使林波波省3万多名在校儿童和6000名成年人受益,在非洲地区取得了第一个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多语言母语扫盲项目的成功。

编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济宁日报社 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办 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红星东路42号,邮编:272017 鲁ICP备05034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