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竹板唱起戏 乡村舞台乐起来
昨日上午10时左右,市中区唐口镇史庄村文化大院内,30多名村民穿上鲜艳的演出服,在近10位农民乐手的伴奏下,利用“乡村大舞台”的场地,扭起秧歌、唱起豫剧、打起快板。记者得知,在这支秧歌队里,“领舞”的村民已经60多岁,舞队里年纪最大的更是70多岁,但大家在经过一连4个节目、历时半个小时的表演后仍神情自若,用村民的话说就是“常年下地干活,这点运动算个啥!”
记者留意到,史庄村村民自行编排了快板表演,“台词”里包涵了家长里短、生活趣闻乃至国家大事,主题多以歌颂“农村好政策”与“发家致富”为主。据史庄村李会计介绍,史庄村的“乡村大舞台”是在今年2月份建成的,总投资超过10万元,而村里的表演队伍更是多达50多人,村民在农闲时,几乎天天自己就组织起来练习,以充实乡村文化生活。
爱牙日里走进社区 老年健康关心起来
昨天是全国爱牙日,在太白小区内,来自越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夫们,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义诊。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数十名居民闻讯而来,大家找大夫们量血压、测血糖、看牙齿,而大夫们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向居民传播日常健康小知识,努力给老人们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这样的活动很好,要是再多一些就更好了。老年人出门都不方面,有些还对医院犯怵,当这些专业的大夫走进社区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关于健康的疑问。今天我查了血压、也测了血糖,一切正常,我得赶紧回家喊老伴儿也来查查。”太白小区居民张大爷说。
谁说老无所为?看我空竹抖起来
在风景秀美的南池公园里,一群热爱运动的市民,正在表演“绝活”——抖空竹。记者留意到,这群人多以退休老人为主,他们耍起长达4、5米的“改良空竹”,一点都不吃力。快看,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原来是表演者抖出的空竹啊!再看那边,8位老人用空竹摆起造型,小小的空竹在他们手中“来去自由”、“信手拈来”。
“抖空竹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的民间传统娱乐项目。我虽然练习空竹才1年多的时间,但已经对他深深着迷,每天不练上几个小时,连吃饭都没滋没味的。此外,抖空竹还对身体健康好,它对预防颈椎、腰椎疾病都有好处。我今天抖的这个,是改良过轴承后的空竹,耍起来好看,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能。”抖空竹爱好者孙先生说。
50斤面粉 30斤羊肉 饺子宴吃起来
记者来到“大名鼎鼎”的市中区济阳街道南门社区12号楼时,案板早已支好、水饺馅儿已经和好、地锅也已烧好。一盘盘红萝卜羊肉馅儿、韭菜鸡蛋馅儿的水饺端上餐桌。院子里,在玩耍的孩子们,还没忘记要给妈妈送个枣吃;老人们一边吃水饺,一边“俯瞰”儿女子孙们,笑容始终挂在脸庞;中年男女们,你擀皮儿来、我来包;另一边的地锅旁,阿姨们一边下水饺,一边加柴火,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
“我们整幢楼有60户居民、280多名住户,其中有60岁以上老党员12名,大家基本都是老回迁户。说起我们的邻里关系,用‘一家人’来形容已经不够了。就拿我孩子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来说,惦记的不仅仅是家中父母,还有整个楼上他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今天你看到的这些正在包饺子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多是一些退休在家的。今天我们准备了50斤面粉、30斤羊肉,包一顿‘饺子宴’来庆祝邻居节的到来。”12号楼居民孟宪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