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勇:80后援鄂战士,疫情当前勇出征
2020-02-16 15:00:03 来源:济宁文明网

李会勇,男,1984年2月出生,邹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使原本喜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邹城市人民医院派出8人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李会勇是邹城医疗队的队长,今年36岁,是邹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2月9日凌晨三点,他接到了医院的接到紧急通知,3小时后随市医疗队驰援武汉疫区前线,成为邹城市支援湖北的第一批医疗队员。

千言万语来不及话别

2月9日凌晨三点,李会勇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此时距离出发仅剩3个小时。

接到通知,李会勇既感意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中是因为自疫情发生以来,李会勇就做好了上战场的准备,第一时间向医院提交了请愿书,他说:“国有难,召必至!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疫情当前,我们必须冲上去,现在很多战友已经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奋斗了,我要与他们并肩作战。”意外是通知来的太突然,留给他与家人告别的时间太过短暂。

此时,七岁的儿子正睡的香甜,他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只能轻轻的抱他一下,在小脸上亲一口,用这种简单却又饱含深情的方式与儿子说再见。另一边正在收拾行李的是李会勇的爱人陈昭梅,她今年35岁,已经怀孕4个月,她和李会勇同为急诊科医生,两人是高中、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多年的相识相守,陈昭梅对丈夫非常了解,她说:“现在武汉情况非常紧急,他去武汉,作为家人真的非常担心,毕竟病人密度太大,病毒传染性太强,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支持他的决定,并且为他感到骄傲。”陈昭梅以最快的速度为丈夫收拾好行李,太多的担心与嘱咐来不及说出,只能给彼此一个拥抱:“你驰援武汉,我坚守邹城,我们在不同的战场,共同战疫。”

全力以赴奋战在抗“疫”一线

抵达武汉,短暂的休整后开始进行方舱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培训。

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争”没有硝烟,但却异常凶险,除了救治病人,个人防护也非常重要。李会勇认真听取培训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每个步骤,作为邹城援助队的队长,他必须保证自己及所有队员完整掌握防护措施和策略,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

真正进入前线,所面临的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艰难,按照上级指示,山东医疗队在汉阳方舱医院开展工作,汉阳方舱医院是武汉目前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李会勇和另外四个医生被编入一组,负责400余名患者的工作。入仓后,众多的病人,厚重的隔离服,每分钟都在挑战身体的极限。在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实行6小时轮岗制,但是算上交接班、穿脱防护服、消毒的时间,每天需要穿戴防护设备达10个小时。有时候里面衣服全都湿透了,皮肤瘙痒也不敢去挠,为了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和时间,不论男女,他们都穿上纸尿裤,一穿就是六个小时。虽然很艰苦,但是李会勇却说:“既然选择过来,就一定咬牙坚持下去,我相信曙光就在眼前。”

我们等你平安归来

李会勇医生的老家是邹城市郭里镇高李村,该村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走进李会勇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墙上一排排擦拭整洁的奖牌,有1996年邹城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十星级文明户标兵,还有郭里镇党委政府连续数年颁发的十星级文明户标兵、教子有方好家长奖牌。李会勇的母亲说,“儿子非常像父亲,勤恳努力,老实实在。”李会勇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曾任高李村村主任,采访过程中,李会勇母亲从橱子中拿出一摞珍藏的荣誉证书给我们看,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都是父亲李呈行生前获得的荣誉。

父亲去世时,李会勇正在上高中,姐姐上大学,母亲省吃俭用,种地、喂猪供两个孩子上学,后来,两个孩子都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良苦用心,姐姐李会君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高中教师,而李会勇则考上了济宁医学院,毕业后到邹城市人民医院工作。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谈到李会勇去武汉驰援,母亲有点哽咽,她说,“会勇去武汉的事情没有告诉我,是邻居在网上看到消息告诉她的,自从得知儿子去了武汉,我没有一天睡个好觉。”但忠厚老实的母亲说:“咱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得出一份力,俺也觉得很骄傲,会勇是个好孩子,我们等孩子回家”说完,母亲别过头去,悄悄擦拭了泪水。

每天我们关注新冠肺炎感染增加人数、死亡人数,我们却不知道有多少名默默无闻的医务工作者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留着泪水、汗水和血水。很多人说李会勇是逆行的英雄,可他说的最多却是“职责所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危难时刻,身穿白衣的他做出了选择,舍小家顾大家,救患者于生死之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以平凡书写伟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生的无私与崇高,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