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优秀思想推动企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20-12-01 15:42:15 来源:东方圣城网


济宁供电公司立足孔孟之乡文化优势,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文化融入”,实践形成了具有儒家文化内涵和特色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坚持以德育企,构筑道德高地

公司运用儒家礼乐化育理念,实施“道德长跑”计划,持之以恒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使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一是建立长效化机制,培育道德典型。发挥“道德讲堂”作用,传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儒家思想,做到讲有其所,打造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圣地之光”企业文化展厅、车间职工之家等网络化教育阵地;做到讲有其物,邀请曲师大、市委党校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定期组织道德模范巡讲会、道德故事分享会等活动,编发《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等书籍;做到讲有其法,坚持用身边事教育影响身边人,定期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模范,大力推荐“中国好人”“山东好人”,构建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宣传、激励长效机制,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员工的具体实践。

二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最美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渗透到员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打造“最美”主题实践,组织“最美国网人”“最美工匠”“最美青工”系列活动,激励员工发现“最美故事”、实践“最美精神”,涌现出“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朱恒顺、徐保庆等先进典型。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全面推行“网上办、零证办、一链办”,做到服务“零差错”、沟通“零距离”,营造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塑造了“湖上彩虹”“照亮人生”等服务品牌。

三是深化家文化建设,传承优良家风。践行儒家“齐家”理念,开展“我的班组·我的家”主题实践,组织班组提炼家风家训、班组公约、团队理念,编发“家文化”实践手册、家风家训故事辑,举办班组长风采大赛、班组故事分享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家文化氛围。实施“德润班组”示范项目,建立班组道德文化辅导员队伍,组织开发系列精品课程,每月举办班组文化课堂,做到有文化故事、有经典名言、有古代先贤、有当代先锋。

二、践行善小理念,提供最好服务

倡导“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崇和向善理念,深化“善小”道德实践,实现企业与客户、社会共进共赢。

一是实施爱立方行动,落地善小实践。依托“爱立方”善小志愿服务行动,构建组织、管理、激励“三位一体”保障机制,在组织领导上,成立公司爱心志愿协会,打造32支活跃在孔孟之乡的“乐善”义工队、“善小”服务队和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1600余名员工积极参与;在管理网络上,搭建“善小”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善小”服务网格和服务档案,实施亮化积分制管理,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热情;在典型激励上,深度挖掘“善小”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评选表彰优秀服务项目,广泛交流传播“爱心妈妈”服务队先进事迹。公司“爱心妈妈”服务队坚持“家人化关怀、代用化资助、长效化帮扶”的理念,十余年来结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700余名,获评山东省学雷锋示范点。

二是勇担社会责任,提供最好的服务。深化“你用电,我用心”,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四进”服务活动,当好客户“电小二”。智慧服务“进社区”,大力宣传网上国网等便捷服务,打造城市十分钟交费圈;推广居民电、水、热、燃气“多表合一”采集,建设规模和运行成效全国第一,用实际行动推动济宁智慧城市建设。亲情服务“进校园”,捐建国家电网希望小学,推进“爱心妈妈”服务站进驻校园,结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开展安全用电、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阳光服务“进乡村”,实施“阳光扶贫工程”,实现农田灌溉机井“井井通电”和自然村“村村通动力电”,选派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值服务“进企业”,定期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善小”服务队上门大走访,帮助客户排查用电安全隐患,保障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三、突出文化引领,构建和谐企业

传承“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价值取向,创新开展“仁德和赢”文化实践,推动儒家优秀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经营管理有机融合,构筑了“企业-员工”共同精神纽带。

一是注重内涵式发展,塑造内质外形。深入挖掘“仁德和赢”文化价值,在企业管理中大力开展“四倡导”活动,夯实企业内质外形建设。倡导“仁爱”,经常性开展“三必谈三必访”活动,连续五年推出服务员工“十件实事”,用好网羽、读书、书画等十四大文体协会,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倡导“信德”,深化诚信企业建设,开展“诚信在岗位•争做最好的自己”劳动竞赛,建立员工诚信档案,激励员工爱岗敬业、恪守承诺。倡导“和谐”,挂牌成立党代表工作室、职工代表工作室、员工诉求中心“两室一中心”,持续开展“读论语讲安全、读论语讲管理、读论语讲人生”系列活动,推进儒家文化融入安全生产、企业管理、员工行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倡导“共赢”,实施永不竣工的“彩虹工程”,围绕疫情防控、孔子文化节等重大保电任务,用专业和勇气筑起“光明防线”,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二是汲取文化正能量,涵养为政之德。践行“为政以德”“廉为政本”的理念,强化党员干部廉洁、政德教育,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礼乐教学相结合的政德教育模式,创新“清风儒训”廉洁教育,举办“儒训·德廉”大讲堂和“以案说廉”“读书悟廉”活动,编发“清风儒训”廉洁故事读本,通过学习廉洁文化故事案例、观看政德教育影片、撰写廉洁家书等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济宁政德教育基地,近距离、多角度感受孔孟先贤做人、修德、为政的深刻思想,增强政治定力和文化自信,实现依法治企和以德育企有机融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

(徐晓强)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