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挥
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国一盘棋”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再次重申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个显著优势是由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的,是党群关系同心圆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归根到底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决定的。这个显著优势愈是在完成集体攻关项目、应对自然灾害、迎接重大挑战时,愈容易显示制度本色和优势。我们的国家愈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愈能够显示出民族性,社会主义愈能够体现出制度优势。这已经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也为世人所接受。
一、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确保做到全国一盘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所谓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这与联邦制完全不同。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社会主义国家并非都实行单一制,前苏联就实行联邦制;世界上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绝大部分实行联邦制。中国有14亿人口,却依然用单一制作为国家权力的组织原则,而且还很成功,这个成功的制度密码首先在党的领导。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代中国,党和国家各级机关本质上都是政治机关,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通过党组、党的议事协调机构、党的其他工作机关等,实施对国家机关和非党组织的领导,代表、综合、协调各方利益,使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沿着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方向前进。
民主集中制是确保一个超大型国家成功实行单一制的另一个制度密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和国家历来的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确保单一制国家“一盘棋”的治理格局。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党中央既有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又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党的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与民主协商制结合起来,确保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其组织制原则主要是民主协商制,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制把不同界别的“众意”充分表达出来;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大代表通过民主集中制把不同的“众意”综合起来,转化为国家意志即“公意”,找到并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做到全国一盘棋。民主集中制,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也形成统一意志,防止国家治理碎片化。
二、党群关系同心圆确保调动各方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承载的初心使命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确保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党和人民群众自然形成了同心圆关系。在一圈一圈的同心圆中,中国共产党是同心圆的“圆心”,确保同心圆具有向心力,从而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人民群众基于具体的、现实的利益和价值观差异,是同心圆长短不同的“半径”。随着半径的变化,党群关系同心圆可以划分为军民团结同心圆、政党合作同心圆、民族团结同心圆、民族复兴同心圆、网上网下同心圆,等等。
不同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多元结构,党群关系同心圆具有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制度优势。一是初心源自民心,初心回归民心。党员、干部来自人民群众,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商量凝聚共识,初心变成民心。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干部要善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协商中寻找共识,找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三是民心汇于初心,初心连着民心。
党要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别化的利益。四是初心体悟民心,使命必达基层。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坚持执政重心下沉,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必须达到“最后一公里”,同心圆的半径才能拉长,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五是使命汇聚力量,初心谋定方向。同心圆收缩意味着党汇聚了来自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同心圆扩张意味着党把这个磅礴力量释放出来,聚焦目标,实行靶向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有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群关系同心圆的制度优势,就是要把党员干部的主心骨作用发挥出来,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把党员组织起来,把14亿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在多元中聚焦一元,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
《共产党宣言》一文阐述并揭示了一个观点:资产阶级的贡献在于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却把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形成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破解这个矛盾,就不可能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消解异化,实现自由。为着彻底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设计了一条现代化新路:成立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确保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邓小平还多次强调,要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其逻辑起点并非在“大事”,而是只有“集中力量”才办得了大事。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们在“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条件下集中了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初步建立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科技等基础,办成了许多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建成了三峡工程、遍布全国的高铁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跨海大桥等举世瞩目的世界工程;自主研发了空间站、北斗导航和探月工程,完成了量子通讯、大飞机等高科技项目;战胜了洪水、“非典”、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了援藏、援疆、精准扶贫等重大民生工程;等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造福人民,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度极端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只有集中力量,才能为人民办大事、做好事、解难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带领人民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是要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既脚踏实地办好当前的事情,又登高望远从战略上谋划未来,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针对国家发展提出“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重大战略,这些都是着眼于长远的顶层设计和实践部署,确保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党带领人民搞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迸发出来,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抗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摘编自:《学习时报》;作者:祝灵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坚定通过治理体系和能力大考的信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先后在农历新年第一天和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随后,他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就一定能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一、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夺取疫情防控战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应对和化解各种危局和困境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功应对和化解各种危局、困境和风险,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越是在重大斗争的时候,越是能充分显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党中央立即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响了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短短的数日,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紧急动员起来。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态度坚决、措施严格、行动果断,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14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与病魔展开较量。广大医务人员以“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无惧艰险、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按照“战时状态”推进科研攻关,基层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企业员工放弃假期、坚守一线、加班加点,留下“最美逆行者”的坚毅身影。这样的组织动员能力、动员规模、动员效率,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大伟力的集中体现,正在推动转化为全党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全国一盘棋,尊重科学规律精准施策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时间不等人,病毒不饶人,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找差距、补短板,精准施策、抓实抓细。
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力度持续加大,但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采取举措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地做好各项工作,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接受检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对擅离职守、阳奉阴违的,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消极应付的,对失职渎职、瞒报谎报等违纪违法问题,应从严从重问责,依纪依法惩处。
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要把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作为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抓住关键,就是要抓住“防”这个关键。
在切断传染源上下功夫,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做好确诊病例的集中收治;对有武汉旅行史人员和在武汉学习工作返乡人员,都应追踪到人、登记在册、上门观察,在家接受观察,无故不得随意走动。在阻断传播途径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严格预防通过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电梯等传播,减少公众聚集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当前,各类生产企业即将复工复产,防控工作不能有任何放松、不能有任何懈怠。
要强化物资保障,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医疗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机制,采取更有力、更科学、更周密的举措,调动企业、地方等各方面积极性,抓好重点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和调度,努力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用,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有序组织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依法科学实施交通管控措施,合理优化运输途中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做好春运返程高峰的错峰调节和运输服务保障。严厉打击防控物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趁火打劫等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应及时公开信息,主动发声引导舆论。舆论的发酵,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要坚持正面发声,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做到及时公开透明,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及时处理不实信息,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严厉打击散布虚假舆情信息等违法行为。
三、群策群力,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既是战斗的动员令,也是决战的冲锋号。
激励引导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第一时间启动专项考察考核,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激励干部,采取查、听、看、访等形式,近距离、全方位考察。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在提拔任职、职级晋升、岗位等级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表现欠佳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甚至组织处理,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教育引导干部在一线担当作为、作出表率。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乡镇街道、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党组织要自觉担负起属地防控工作的政治责任,严密排查重点人员、严格控制聚会聚集、严厉实施疑似人员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把各项防控措施覆盖到户、落实到人。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危急关头、危险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人民群众是这场战斗的主体力量。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深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悲观抱怨、不慌乱急躁、不消极懈怠,自觉听从疫情防控安排,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监督的疫情防控工作局面。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应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坚决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简单把工作往下推,不解决实际问题;坚决防止盲目乐观、推诿扯皮、管理混乱,贻误防控战机,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防控疫情不可能速战速决,必须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只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群策群力、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一定能够夺取这场疫情防控战斗的最后胜利,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摘编自:《学习时报》;作者:易一平)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关键少数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根本的政治保证。严峻的斗争实践对广大党员干部是一场淬炼,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当先锋作表率。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级党组织应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挺身而出、不负重托,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自觉接受政治考验和党性锻炼,托起人民的幸福安康,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作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各级领导干部身处关键位置、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作为疫情防控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应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普遍的愿望。每次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最紧迫的工作、最重要的要求都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牢记生命重于泰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牢记疫情就是命令,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对现已确诊病例做到“全救治”,对目前发现的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做到“全隔离”,对涉输入人员做到“全排查”,对已掌握的输入口检测做到“全覆盖”,党政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做到“全在岗”,凝聚起众志成城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
牢记防控就是责任,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动权。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找差距、补短板,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守护健康不畏繁难、防控疫情不避艰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体系,布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自防自控的“天罗地网”。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全面动员,形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也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法宝。面对洪水、地震、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考验,我们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总能带领人民履险如夷、化危为机。
突出全面部署,上下一心、步调一致。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制定落实到社区的防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持。
突出全面加强,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建立和完善指挥有力、节奏高效、各方协调、高度负责、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机制,统筹协调公安、交通、工信、商务、文旅等部门,做好口罩、防护服、体温测量仪、药物、消毒剂等防控救治物资供应和储备,形成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突出全面动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全力保供,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积极支援,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基层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交通运输、电力保障、市场供应等各行各业职工履职尽责、携手共筑坚强后盾,社会各方纷纷捐款捐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坚持科学治理,加强源头防控、系统防控、综合防控、依法防控,把疫情防控落实工作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一场需要落小、落细的战役,涉及病毒研究、信息发布、疫情应对、抗疫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社会物品供应、社会稳定、国际关系以及疫后发展等,既要强化综合研究、系统谋划,更要细化执行标准,提高科学治理效能。
加强源头防控,及早研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严格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分类集中收治隔离,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加强溯源和病原学检测分析,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系统防控,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防控工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专家指导体系,充分发挥疫情防控专家咨询组的作用,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更加科学地做出防控部署,更加精准地实施防控措施。
加强综合防控,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从实处着手、在细处用功,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级带一级,一环扣一环,对城市社区防控责任逐一划分到小区、明确到楼栋、落实到家庭,把农村防控责任划分到自然村,落实到农户,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切实把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李兵 王小龙,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