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湖区 服务渔民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微山县高楼乡党委
理论宣讲是基层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强化基层理论宣讲,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楼乡高度重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从湖区实际出发,整合资源,提升水平,服务发展,初步形成理论宣讲工作常态化格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背景概述
高楼乡位于微山湖西南部,古运河两岸,南北狭长120华里,地处苏鲁两省微、沛、铜三县结合部,周边与21处乡镇农场接壤。辖区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53平方公里),下辖4个管区、16个行政村,2.1万人,4个党总支,24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渔业村党支部16个,是一个集养殖、种植、运输、旅游、捕捞多业并举的渔湖业乡。先后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精神文明乡镇、山东省省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由于地处湖区,陆路交通不便,群众无法向陆地上的村庄一样,能够及时接收到党的最新政策。且辖区内农渔民居住分散,且长期从事大湖捕捞、水上运输,渔民难以及时知晓。如何做到贴近群众、便捷高效宣讲,成为高楼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具体做法
(一)党委高度重视,宣讲规范科学
为使理论宣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开展,乡党委深入谋划,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理论宣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干部带头宣讲,把理论宣讲工作作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基础工程,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对理论宣讲工作的组织领导、宣讲队伍的建设培养、宣讲员的管理、宣讲内容的设置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理论宣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既然群众上来不方便,我们就把宣讲送下去!”高楼乡党委书记刘计艳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打破传统公开模式实行“流动宣讲”。高楼乡专门建造几艘流动宣讲船,船头挂党旗、船身拉横幅、船尾贴标语,把党的政策、会议精神等统一制作成展板固定在船上。组织成立湖上宣讲团,宣讲团分为党的各项政策法规、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生态建设4个宣讲小组。组成人员有乡政府主要领导、党建工作人员、湖区村党支部成员、村新乡贤代表、湖区志愿者等人,他们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突出湖区群众宣讲特色,牢牢把握宣讲重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宣讲员开着宣讲船到湖上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和渔民的家门口、鱼池旁、船边上进行入户宣讲、船头宣讲,传达中央精神、讲述党史故事,交流干群心声。截止目前,湖上红旗宣讲团已出动宣讲船50余次,开展船头座谈会80余场,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入湖区群众家中面对面宣讲2000余户,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主张“飞入寻常百姓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强化宣讲队伍,务求宣讲实效
根据上级宣讲要求,高楼乡湖上宣讲团不断探索改进工作途径和方法,针对不同宣讲对象,开展调查研究。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亮开嗓子、迈出步子,带头上讲台、走基层,既做实干家,也做宣传家。十九大以来,高楼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上党课,开展理论宣讲30余次,有效推动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组织宣讲团成员学习党的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对宣讲团成员开展培训并展开研讨,充分发挥党委孵化器的作用,着力培养基层宣讲人才,提高宣讲效果。三是在广泛开展集中宣讲的基础上,结合“一线为民工作法”和“三个下去”行动(宣讲团队沉下去、包村人员到户去、签名党员走出去),要求包村工作人员入户开展“面对面宣讲”;组织党员代表和村新乡贤代表“送学上门”,动员党员代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开展“微宣讲”,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四是党委对宣讲团的建设极为重视,邀请专家来为宣讲团成员授课培训10余次,同时,还多次组织宣讲团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吸收先进经验。宣讲团整体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调查研究、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参观考察等一系列形式为载体的学习机制,通过这些有效的学习方式,切实提升了这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整体实力。
(三)丰富宣讲形式,立体覆盖湖区群众
为提升理论宣传宣讲实效,高楼乡湖上宣讲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一是湖区宣讲团以面向湖区、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出动宣讲船、开展船头座谈会、发放宣传册、生产现场、入户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常规化宣讲和阶段性宣讲,宣传展示党的各项政策及会议精神。湖上宣讲团走到群众家中船头,发放宣传材料,宣讲政策内容。二是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围绕理论政策热点和群众关心话题,面向宣讲专家队伍征集宣讲选题,供基层“点单”式宣讲,确保宣讲内容更加贴近群众,也让群众跟家容易接受。三是创新“互联网+理论”宣讲形式,搭建宣讲“微课堂”。湖上宣讲团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工作交流群等载体,传递宣讲内容,加强宣讲效果。四是湖上宣讲团主动联系上级部门,下村开展宣传知识讲座。同时,邀请济宁艺术剧院下村开展了“文化惠民演出 贯彻十九大精神”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
(四)锤炼宣讲材料,推进宣讲大众化
一是在制作宣传册和宣传材料时,湖上宣讲团根据湖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尽量把宣讲材料做到通俗易懂,希望通过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宣传到基层,让广大湖区群众能更好更快的接受宣讲内容,真正达到宣传教育、解疑释惑、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二是宣讲人员通过讲清政策、讲透知识、讲活事迹、讲好故事,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争当积极拥抱新时代、活学活用新思想、认真落实新战略、奋力开创新业绩的排头兵。三是在开展理论宣传宣讲的过程中,依托湖区文化特色,将高楼乡渭河村树立为典型,带动整个湖区宣讲工作,将整个湖上宣讲团打造成为区域党建特色理论品牌,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四是高楼乡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党建连片示范区,建设2个“红帆驿站”。在“红帆驿站”循环播放宣讲内容,传递党的政策,让更多的群众听到党的声音。
(五)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讲面对面、全覆盖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党最好最新的声音带给广大湖区群众。高楼乡“红旗宣讲小组”乘坐宣讲船,深入湖区,走进群众,面对面宣讲,实打实互动,原汁原味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带给湖区群众。近年来,高楼乡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省八大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宣讲。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孙茂东多次亲自掌舵,开着这艘流动宣讲船深入湖区进行巡回式的宣传宣讲。水上流动宣讲船开到大湖生产基地、渔民住家船前,村民不出舱就能了解到党的最新方针政策。
宣讲活动以面向湖区、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出动宣讲船、开展船头座谈会、发放宣传册、入户谈报告等多种形式为突破口,浓墨重彩地宣传展示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宣讲报告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接地气,既有事例又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得到了湖区群众的赞誉。船民们对这种方式表示赞扬,纷纷表示:“平时在船上,很难接触到新闻。现在好了,宣讲船来到了自家身边,听了报告,我们也觉得自己离党更近了。”
(六)组建孙茂东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回宣讲
孙茂东,高楼乡渭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2012年渭河村为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为深入学习孙茂东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对标看齐、争当先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楼乡组建孙茂东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开展巡回宣讲。通过宣讲,全县党员围绕“学习孙茂东,我们怎么做”“我是共产党员 我担当”等主题深入开展专题讨论,谈认识、谈感想、谈体会,学思践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时把孙茂东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对照“四个合格”,把自己摆进去,联系各自工作实际,查找差距、剖析原因、明确方向,学做结合争当先锋。
孙茂东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向孙茂东同志学习的通知》。这次宣讲覆盖全县大多数党员,在济宁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形成宣讲品牌。之后,孙茂东多次受邀到全省各地开展宣讲,其对党忠诚、为党尽职、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
三、成效与启示
通过宣讲,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发展热情更加高涨,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在宣讲过程中,不光宣传了党的各项会议精神和惠民政策,和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使他们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二是由于有些宣讲团成员是党员代表和村新乡贤人员,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以生动朴实的语言,解读会议精神,“自己人跟自己人”的交流,湖区群众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激发了大力加强经济发展的热情,也更加坚定了党政人员“抓党建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通过近几年的宣讲,全乡党员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形成新共识。湖区村党支部书记对做好党建工作有了新思路,为建设“生态水乡、和谐高楼”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几年来,湖上宣讲团逐渐走上正轨。在宣讲工作中,宣讲团成员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怎样引导广大群众准确领会把握党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是宣讲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宣讲前,他们总是要求自己,对于党的新精神、新举措、新任务,必须早学习、早贯彻,学懂学透,在面对老百姓时,能够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团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将党的精神讲解的通俗易懂,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自宣讲团成立以来,湖区百姓总是能第一时间领会到党的精神、感受得到党的温暖。渔民们对湖上宣讲团这种方式纷纷表示赞扬,他们认为宣讲船来到了身边,宣讲小组成员来到了自家,听了报告,感到党的精神好像也没那么难理解,和自己息息相关,也觉得自己离党更近了。近年来,全乡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产业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乡村建设呈现新气象,民生事业打造新格局,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