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监狱自2013年9月被命名为市级和省级理论宣教基地以来,坚持把理论宣教与监狱工作实际相结合,认真落实“五有”措施、突出“五讲”内容,不断探索创新理论学习、理论宣讲、理论教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突出制度建设和平台搭建
坚持把“五讲”、“五有”作为基地建设基本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宣讲阵地建设,不断提升理论宣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一是重视制度建设。把基地建设纳入监狱整体工作,列入年度《政治工作要点》,融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日常工作,建立完善《政治学习制度》,实行每周一全员集中政治学习,强化制度保障。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落实《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积极营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切实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注重平台搭建。借助监狱局域网和智能警务通终端,开通“山东省邹城监狱”微信公众号,组织警察职工下载关注“学习强国”、“宣讲时间”APP,在监狱局域网开通网上业余党校和学习参考专栏,推进PC端、网页端、手机端“三端融合”,打造网上移动学习平台。坚持订阅《人民日报》《求是》等理论核心期刊,集中配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提要》《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点书籍,开通宣教工作动态专栏,组织警察职工围绕学习谈心得谈体会,搭建了优秀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和理论学习第二课堂。三是做好专题辅导。在机关礼堂开设监狱季度讲堂,与省委党校和济宁市委讲师团进行对接,借力“双百结对联动”理论宣讲活动,定期邀请专家教授来狱开展面对面宣讲,先后邀请省委党校孙黎海、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白焕然、济宁市委讲师团宫艳玮、济宁城郊检察院马玉涛、中共邹城市委党校孙儒等专家学者来狱举办《遵循内在规律全面从严治党》《说服艺术与教育改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党员》《规范执法行为预防职务犯罪》《坚守初心本色答好时代之问》等专题讲座,引领警察职工结合重要活动、重大会议和重大决策,全面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活动形式和教育特色
立足监狱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宣教基地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改进理论宣讲工作方式方法,采取面对面、大讨论、互动式等多种宣讲形式,确保理论宣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一是发挥骨干标兵作用。突出“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开展“党员先锋岗”、“实干标兵”、“月度之星”评选活动,成立“党员先锋岗”、“实干标兵”事迹宣讲团,分期分批到支部、监区一线组织巡回宣讲报告会,增强理论宣讲的真实性。邀请全省监狱系统先模人物巡回演讲团来我狱开展“坚守初心铸警魂、担当作为立新功”主题演讲,与大家交流分享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坚守从警初心、担当履职尽责的耕耘收获和成长感悟,传递出全省监狱系统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为服务保障“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满满正能量。二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党员警察到鲁西南战役纪念园开展红色革命教育,采取课堂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179名警察参加政德教育培训班,原孟子研究院院长邵泽水、济宁政德教育学院院长李敬学主讲了《孔孟的智慧》《为政之道以德为先—习近平“政德观”的传统文化意蕴》的讲座,通过实地宣讲增强了理论亲和力。深化外出培训工作力度,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青岛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办学,组织业务骨干、英模人物等开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突出了理论宣讲的实践性。三是丰富宣讲方式方法。积极参加省委讲师团组织的各项活动,选派岳志华同志作为省优秀百姓宣讲员,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主办的“五支队伍”进高校宣讲活动,通过讲述监狱故事,集中展现了新时代监狱工作新成果。孟霄同志在济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梦·新时代·祖国颂”百姓宣讲比赛中喜获二等奖。杨孔鑫同志被山东诗词学会评为“山东省优秀诗人”。于琦、孔岩谱写的歌曲《新时代的追梦人》在“全国司法行政十大原创金曲献祖国”评选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好地验证了宣讲方式方法创新实践取得的结果。四是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利用“三八”妇女节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表彰座谈会,组织收看“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齐鲁巾帼宣讲报告会实况,以“逐梦新时代·青春绽芳华”为主题开展第二届“书香警营”读书活动。利用建国70周年,举办“礼赞70年奋进新时代”国庆升旗仪式,组织警察职工和全体服刑人员收看国庆阅兵,组织服刑人员开展“爱国歌曲大合唱”活动,开展“颂歌献祖国--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原创作品征文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展评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举办,把理论宣讲变成全狱警察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探索了理论大众化有效路径,极大地丰富了宣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三、突出监狱特色和文化品牌
紧密结合监狱工作实际,切实发挥理论宣讲的引领作用,找准理论宣讲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监狱整体工作“走在前列”提供强力保障。一是打造孟子教育品牌。坚持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创新,紧紧围绕监狱职能任务,依托孟子故里地缘优势,培育教育改造亮点。建立全国监狱系统首家孟子学院,编写“读孟润新”丛书一套四册,提炼“德、仁、礼、智、诚、孝、和、善、乐、为”“一区一品”文化建设主题,着力打造孟子学堂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定期举办孟子文化大讲堂,在育新网和狱内电视频道播放讲座视频,促进服刑人员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形成了构架完善、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矫正体系,创建成全省监狱系统首批文化育人(A级)示范单位。二是利用网络宣传优势。对内,借助监狱局域网、宣传栏、Led电子屏等平台,通过开设监狱信息、政工信息、教育改造信息三大信息专刊,编发信息180余篇,开辟亮点工作、光荣榜、文化专栏等特色专栏,全方位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典型经验做法等,为强化工作落实,推动日常工作提供舆论支持。对外,主动参与省市两级党委讲师团举办的宣教基地工作会议、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等各种宣讲培训和学习研讨活动,及时报送理论宣讲活动信息,并与《大众日报》《法制日报》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借助“山东监狱”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主动加强监狱公正文明执法新形象和创新改革发展新成果的宣传,两年来编发微信公众号文章160余篇,转发50余篇,进一步提升了监狱社会形象。三是注重外宣品牌打造。近年来,监狱紧紧依托自身特有教育资源,大力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两年来接受20多个单位1600多人次来狱接受警示教育活动。多次组织理论骨干到附近村庄学校、济宁市高新区大学城开展普法教育宣讲和“五防”教育宣讲,并先后面向社会50余个单位上千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打造了独具监狱特色宣讲品牌,推动监狱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和举办,邹城监狱已然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联系点和辐射点,成为理论工作者的教学基地和调研基地,成为推动全市基层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成为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发展、创新进步的示范点,为省级理论宣教基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监狱也成功实现监管安全25周年,连续17年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