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官 “三部曲”
2020-08-10 13:20:33 来源:


大家好,我叫王智,是鱼台县李阁镇的选调村官。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的经历、我的梦想,我宣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逐梦青春》。

我毕业于聊城大学,在校期间我曾与南京电视台主持人合伙开办了一家传媒公司,年收入近十万,当身边所有人都认为我毕业后会选择继续创业或经商的时候,我却做了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选择,走向了农村、来到了基层。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只定义为他取得了什么,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2017年7月24日,我来到了济宁市鱼台县,成为了李阁镇路屯村的党支部书记助理,那一刻我感到很兴奋,我决心要尽快融入工作、融入乡村。

当村官第一步要先适应农村生活。在上班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水土不服的准备,可刚一进,我还是惊呆了!村委会四间上了年代的砖瓦房给我挤出一间值班室当做休息室,铺着洋灰地、墙皮已经脱落的所剩无几,南墙的窗户也是补了又补,发黄的大吊扇咯吱咯吱的响,而这已经是村委会最好的房间了。第一晚失眠了,我好像忽然意识到,我不是来体验生活的,而是真真正正的要在基层工作了。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自己在延安插队时曾经历的“五关”,其中第一关跳蚤关是我认为最容易过的一关,但事实却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顺利。

到村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的腿就被咬了,当时我还感叹,鱼台湖边的蚊子真大,抹了花露水也没当回事,但没过几天,红点就变成红包,红包变成水泡,两条腿肿的变了形,不但很痒,还钻心的疼。这个时候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村头的李大爷知道后赶忙骑着他的三轮车载我到了镇上的卫生室,医生看过之后说:这是跳蚤咬的,怎么才过来,都发炎化脓了,需要立刻打点滴治疗!

躺在卫生室的床上,心里挺不是滋味,在校园中的优越感和工作后的挫败感,让我一时难以转变。看着大学朝夕相处的同学在朋友圈里晒着大城市舒适惬意的生活,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孤独,也很委屈,基层生活太苦了,我不禁萌生了换个工作去大城市闯荡下的念头。就在治疗期间,村里的支部书记武体忠带着一大麻袋家里刚下的甜瓜来镇上看我,他粗糙的手掌拍了拍我的肩膀,肯定的说到:没想到咱家的大智还是个硬汉呢,咱村里人都夸你能吃苦,是个棒小伙!武书记充满关怀的看着我,我觉得我的眼角湿润了,这一刻不仅是因为我感受到温暖,更多的是我因为信念动摇而羞愧难当,我第一次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懦弱,我好像明白了,习总书记说的“五关”重点不是阐述有什么困难,而是面对困难怎样克服,一个“跳蚤关”就能让自己垂头丧气,这绝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应该表现出来的!我告诉我自己,坚持,我不能放弃!

当村官第二步必须深入了解群众。

9月份,恰逢全市开展灯塔系统党员信息采集工作,我就以此为契机,利用每一个到村入户的机会与乡亲们聊天、唠嗑,我一再的提醒自己要“接地气”,亲切地叫村里人叫叔叫婶儿。当他们笑着回应我,有的还拉着我的手聊聊家常的时候,我知道他们不再把我当城里人看待了。一句“您吃罢了呗?”说到了群众心坎上;一句“大爷大娘”,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句“我是党员,我不累”,换来了无数的称赞与褒奖。两年过去了,无论是工作还是闲暇,走入田间地头,深入街头巷尾,每时每刻与村民朋友的相处,工作之中迎难而上,变成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精准扶贫到美丽乡村建设,从表格制作到文字材料撰写,从接访解答到入户走访调查,从零基础到轻车熟路,以前遥不可及的生活每天在我身边上演,让我感到很真实,也很亲切。

(换一下角度,从建国后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健全,党员管理混乱,现在很多党员信息不实,流动性强,是这次采集工作的困难。你通过查看资料,实地调研等完成工作。写个小故事。例如:挨家挨户走访中有一个老党员,家庭困难,党组织关心不够。你通过了解帮助了他。)

当村官第三步努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两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村里泥泞的小路变成了柏油路、棚改任务一步步推进、河堤经济林慢慢变绿、贫困户的数量持续减少、有了电商“鱼台味”、小学生国学课堂“知言一课”;村里招来了宾馆和饭店入驻,建好了村内养老中心,有了集体经济收入,我们村还被评为了优秀党建示范片区,我也被评为了鱼台县优秀团干部、鱼台县龙虾节形象大使,我从村民口中的“走过场”“镀镀金”变成了“这是俺村滴大学生”。

两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很充实,过去我一直以为生活的乐趣来自于轰轰烈烈,但今天我更相信: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雷锋同志曾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是啊!说得真好。今天,我愿自豪的跟他们说:我可以做一滴水,用无限的热情汇聚爱的海洋;我可以是一缕光,当灿烂的晨曦温暖整个心扉;我可以做一个最小的螺丝钉,用无比的真诚奉献无悔的青春与芳华!(建议删除)

时光流转,春华秋实。无论如何,在新时代催人奋进的节奏中,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我们青年人始终保持着新火试新茶的勇气,趁年华正好,大有作为。我们未曾辜负新中国走过的历程,也不会辜负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