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李银环迅速投入到防控一线。从封闭全村入口,检查点值守执勤,再到发放疫情防控宣传纸,走街串巷巡逻劝导村民不要聚集和闲聊,事无巨细,她全程参与。
村里有位90岁的老人患小脑萎缩,一天至少要出门5到6次。李银环细心地记录他出门的时间,每次出门她都守在胡同口,耐心地把他劝回家。
“网格员做的是最基础、最前线的工作,要想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就要尽最大力度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和预警工作。”袁三村共有返乡人员8名,详细登记他们的行程、记牢联系方式是网格员的职责所在,在李银环的记录本上,他们从哪个城市出发、日期和车次她都做了详尽的统计。
杨某夫妻二人1月18日从武汉市武昌区乘坐火车到达兖州,她迅速和他及家人电话联系,告知事情的严重性,并要求他们不准与他人接触,严格居家隔离,每天上报两次体温。同时她还向杨某家送去了84消毒液等医疗用品,叮嘱如有需要及时与她联系。
频繁的联系造成了杨某情绪烦躁,甚至恶语相向。“不让他们出门,他们心里也憋屈,让他在电话里出出气吧,作为一名网格员,只要不耽误工作,吃点气没什么。”她在日记里写道。
“疫情当前,所有人犹如砖瓦,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为了尽快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大家都付出了所有。”她每天天一亮就来到工作岗位,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经常一忙就到晚上。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她喉咙沙哑,神色疲惫,但依然干劲十足。
李银环的公公年前因腿骨折卧床5个多月,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而她却不能床前尽孝。“心里总是感觉对不起老人。”可是老人从没有一句埋怨。以前从不做家务的丈夫,疫情防控期间一手承包了家里的大小事情,有时晚上还去值守点与她作伴。“有家人的支持,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感觉格外温暖。”李银环写道。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