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2019-09-19 15:49:32 来源:

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地处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山东省梁山县,坐落于城区的西部美丽的凤凰山下,校舍既有古朴典雅之风,又有现代恢弘之气。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文朝将军为该校亲笔题联“龟山砺志幼马腾蹄追伟梦,凤阁临窗新雏展翅沐朝阳”,彰显出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秉承“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修己而安人,扎实做好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荣获“第一届山东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喇叭”成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该校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指导思想,从“培育”和“践行”两个方面抓落实。“红领巾广播站”是他们建校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宣传阵地,每天的早午饭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小播音员清脆悦耳的话语飘荡在校园的上空。讲身边的事、说身边的人,孩子们播音,播孩子们的稿,广播站成了学生自己的舆论阵地。新时代不断赋予新的宣传内容,红领巾广播站成了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该校形成了自己的活动课程,实施活动化德育成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开办“道德银行”

——助推学生道德成长。

“红领巾道德银行”是该校进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新载体。学校设立“总行”,各班开设“分行”,由学生干部负责管理,以“道德储蓄”的形式,将队员的道德表现,通过“道德储蓄簿”的形式记录下来。“红领巾道德银行”实行积分制,待存储的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学生可获得“红领巾道德银行优质储户”或“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新颖的道德教育模式,使小公民道德建设得到践行和落实,涌现出一大批诚德、爱德、孝德、仁德好少年,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成为风气。学生李添添捡到钱包一个,内有身份证、银行卡及现金近万元,主动交还失主,被评为“山东好少年”。

实施“阳光体育”

——培育阳光少年

学校牢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建构了实施阳光体育主题框架。即:以“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做好一套广播体操、每日跑操1000米”为基本内容的“三个一” 保底工程;以“体育特色项目”为载体的精品工程;以“体育赛事”为平台的助推提升工程。他们利用临近体育广场和凤凰山公园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广场,走进大自然,集体跑操,学校被评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学校每年举办春季举行运动会、夏季举行体育艺术节、秋季举行体操队列比赛,冬季举行冬长跑越野赛等体育赛事,并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以比赛促进阳光体育的开展。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校连续11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年的学生健康查体和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统计显示,学生的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最明显的是肺活量增加、近视率下降,体能增加、肥胖减少 。阳光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等方面也必定会起到重要作用。

“搭建平台让学生尽展才华”

——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是该校长期坚持的一项活动,到今年他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艺术节。每年的五月分,他们都会拿出两个周的时间进行展示素质教育成果。艺术节设立演讲比赛、作文大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书法展览、绘画和美术作品展览、以及文艺汇演等十几个展示项目,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幸福与欢乐。校园文化艺术教育的成功举办,对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立己而安人”

——用师爱沁润学生心灵。

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更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开展“教师同读一本读书”活动、“我的育人故事”演讲比赛、 “师德标”和“最美教师”评选、“师德师风大讨论”、以及开设“善行义举四德榜”等,不断提升教师修养。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争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用自己的真诚去教会孩子们真诚;用自己的善良去教会孩子们善良;用自己的阳光心态去影响孩子们心态阳光。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