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杏坛中学: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创最美校园
2019-09-18 10:10:46 来源:

曲阜市杏坛中学始建于1987年,根植于儒家文化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校园的儒雅端庄。自2009年改制为初中以来,杏坛中学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目标,积极落实《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的实施意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努力打造杏坛品牌,提升杏坛教育品质。2013年、2015年先后获得济宁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曲阜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逐渐成为曲阜市基础教育的排头兵。学校现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学校、山东省教育学会科技创新发展实践基地、“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首批种子学校、 “济宁市第二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济宁市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济宁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济宁市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曲阜市首批党建示范校、曲阜市红旗团委。

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坚持文化立校。学校始终秉持“尊重学生,欣赏品格,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及其规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中庸》)的校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的教风及“敏而好学,勤思善问”的学风。彰显“科技人文并重,实践创新培能,优秀文化育心,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特色。

(二)坚持立德树人。杏坛中学通过三个阶段五途径,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第一是认知阶段。通过开学典礼、团队活动课、校园广播、校会、板报、手抄报、宣传栏、中学时事报、电子屏、手持移动终端、校园网、主题班会等形式,强化思想道德宣传,以此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第二是宣讲阶段。组织学生开展时事论坛、道德素质演讲等比赛,通过竞赛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第三是实践阶段。通过课程学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对榜样学习活动、组织协作实践等五个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坚持课程育人。学校始终从学生实际特点出发,以课程建设构建育人体系。在课程建设中,坚持课程建设与学校办学愿景相结合、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校可控资源相结合、与课堂教学改进相结合、与北京市学科改进意见相结合、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以此构建学校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同时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融会贯通,使三种课程尽情发挥出各自的育人特色。

(四)坚持以人为本。杏坛中学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将教职工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增强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学校积极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改变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升华理想信念。

二、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状态,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曲阜市杏坛中学从四方面着手,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补足短板,加强制度建设。杏坛中学自转制初中以来,努力补足短板,制定、修订相关制度,进一步厘清学校和部门拥有的各种权力。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明确表态。

(二)统一思想,健全集中学习制度。以中心组学习为载体,牢树“四个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各级党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

(三)突出责任落实,强化廉洁意识。学校领导班子通过中心组学习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分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一岗双责”制,严防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召开专题廉情分析会,排查廉政风险点,防控廉政风险,突出警示作用和监督作用。全力推进 “三公开”(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坚持做到政策,办事过程和结果“三公开”;同时学校对新生招生、餐厅招投标、游学项目、评优评先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阳光操作,保证公正公平。

(四)以身作则,突出引领作用。学校行政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担任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些中层领导还兼任班主任工作。这种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带动了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增强了群体的协作力。

三、突出师德师风,锻造双重灵魂工程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当今学校教育品质发展提升的关键。三年来,杏坛中学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等措施,打造出师德高尚、素质全面、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考核重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发动,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鲁教师函〔2017〕6号和曲教字〔2017〕29号《关于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的通知》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并结合本校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整顿学习活动。

(二)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杏坛中学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从严治教,维护教育良好形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处室及责任人。经过校委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反复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同时,为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实施,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完善制度,建立制度保障体系。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培训制度。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每年对新聘教师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严格考核管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师风纳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杏坛中学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建立了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档案。三是强化民主管理监督,建立师德师风监督评价体系。强化学校民主管理。健全教代会各项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四是台帐建设规范,确保经费投入,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建设机制。学校制定了《杏坛中学师德师风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一位教职工建立了师德师风档案材料,根据平时工作和年度考核结果,及时、正确、客观记录教师师德师风情况,为老师评先表模、职务评聘、年度考核、培训学习提供准确依据,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建设机制。

(四)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师德师风创建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品质,也有力地促进全校教职工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名师。丛秀范老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师德标兵、曲阜唯一中学正高级教师、“四有”好老师、济宁市好人,张慧燕、黄瑞春被评为济宁市师德标兵,邱奉运、张慧燕老师被评为济宁市杏坛名师,李珍、李鲁麒、吴建和陈晨被评为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多人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优质课获得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陈登民老师一人获5项国家专利。李彤、韩卫平、李丽、王计波均获国家专利。

另一方面,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造就了风清气正的浓厚学术氛围,学校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充分发挥三名工程的辐射引领作用,培养复合型、精英型、多元化高、精、尖人才。学校成立了体育艺术社团,定期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活动。成立了教师合唱团、春晓合唱团、民乐社团、西洋乐器社团、舞蹈协会、街舞社、书画社、摄影协会、演讲协会、志愿者协会等20多个社团,定期举办体育比赛、歌咏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书画展等单项艺术活动,学校获得山东省小画家基地。

四、优化校园环境,构建和谐优美校园

校园人文景观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杏坛中学通过对校园人文景观、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的布置凸显校园传统文化气息。

杏坛中学的空间布局,立足学校名字“杏坛”,紧扣《论语》,选取经典章句命名。例如:办公楼命名为仁政楼。《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儒家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应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东西教学楼命名为仁贤楼和仁德楼,寓意我们的学生既仁且贤,有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新实验楼命名为弘毅楼,《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图书楼为学而楼、女生宿舍楼为修身楼、男生宿舍为齐家楼等等。

紧扣“杏坛学风”命名道路:弘道、明德、博学、审问、慎思等。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通过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校园建设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个人的素质、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学校内楹联随处可见,楹联本就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语句对仗,平仄工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我们学校的楹联更好地反映了曲阜—儒家文化发源地,杏坛—孔子讲学地,这一地域特色文化。这些楹联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也是书法艺术的展示,让学生每天有美的享受,并且耳濡目染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内的走廊和平台,悬挂文化匾牌87幅,牌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题,即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和曲阜地域文化主题。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包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民族乐器、传统节日、传统建筑、传统工艺、传统服装以及书法艺术、戏曲门类等十多个分主题,曲阜地域文化主题主要包括《论语》选读和曲阜名胜古迹两大类。既美化了校园,也为同学们课余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了有益的补充,营造了浓郁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五、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学校阵地建设

(一)守住思想教育阵地。学校各个党支部率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升学校文明程度为目的,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校园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升师生文明程度。

(二)守住学生平安健康阵地。为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学校定期举行安全疏散演习,一方面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逃生技能。

(三)守住网络舆论安全阵地。学校切实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日常管理,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学方向。加强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橱窗以及团队教室、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的建设管理,把握宣传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团支部、学生会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建设管理,营造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环境。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