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傅村街道中心小学
2019-09-18 10:01:51 来源:

傅村街道中心小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坐落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施教区辐射周边10多个村庄,同社区建设融为一体。现有27个教学班,1215名学生,教职工63人。

一、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办规范加特色学校,塑合格加专长教师,育全面加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创新,培养学生主动、全面、富于个性地发展。先后被授予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县级文明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后勤管理工作规范化学校、市级素质教育实验基地、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校门口、校园内、教室内显著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全体师生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实行严格而规范的升降国旗制度,并结合近代史教育、形势教育、国情教育进行国旗下讲话,增强全校生的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学校抓住一年来的国家大事,以征文、歌咏、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绘画比赛等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举办图片展览、党史讲座,深入开展党史、国情学习宣传。

以学习、落实新的《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健全行政值周、护导值日和安全制度,黑板报、卫生的检查制度,通过学校宣传橱窗及时予以反馈公布落实情况和评比结果。

二、领导班子建设方面:

能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和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效果好。

积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立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机制。党支部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有规划、有创新,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推动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推行党务校务公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设有校务公开栏,及时对校务进行公开,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等活动。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用“四有好老师”标准等要求引领教师成长发展。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政治业务学习,进一步统一认识,在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抓住支部大会、教职工大会、年级组学习等一切有利时机,通过开展政治学习、业务培训、上党课、演讲比赛、观看纪录片、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教育广大教职工发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注重正面舆论的引导。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制定师德考核具体实施办法,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存入教师师德档案。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等关系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上有力度、服务上有措施,大力推进“名师工程”,积极推行“青蓝工程”,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我校校园文化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文体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当,设施齐全完好,场地效用率高。班级教室、教师办公室整洁美观。班级视觉文化主题明显,教师办公室育人文化气息浓厚。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进一步增强育人的科学性。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渠道,营造文化,创建氛围。是以兴趣小组活动为切入口,拓宽素质教育和文明创建的内涵。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了“快乐大课间”、 “阳光足球”等兴趣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美好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孝敬美德”的活动,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的主题。学校十分重视孝敬教育的实践性,以节假日、父母生日、教师节、母亲节、重阳节为孝敬实践日,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孝敬实践活动。

五、校园环境方面:

校园教学、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有序,设施建设规范合理,各类设施和标识齐备醒目。校园建筑、道路、景观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充分体现环境育人功能。

学校占地面积30600余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3.8平方米,校园规划科学,区划分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主体建筑为“u”字型综合教学楼,备有田径场,篮(排)球、乒乓球、体育器械等运动场地,以及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场地。田径场包括3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100米直道。场内有足球场一处,场内或附近设置有投掷、跳高、跳远场地。

学校切实做好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以及法律普及宣传工作,确保了学校秩序井然有序,国家财产丝毫无损。为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学校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片,积极开展安全演练。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不定期的自查自纠,及时做好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杜绝了隐患。

打造绿色环保校园,利用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深入开展环保教育和节约教育,引导师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培育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和谐有序,无卫生死角。

六、活动阵地建设方面:

建有校园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文化墙、校园广播站、团队活动室等文化宣传阵地。积极利用宣传阵地开展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宣传。宣传内容确保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有完好的校园网、学校官网、“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深化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师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意识和上网习惯。支持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教育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各类主题实践活动。

以班队活动课、晨会活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为主阵地,其他学科为辅阵地,强化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功能,大力开展国情教育、良好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了“向国旗献礼”、“和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活动。此外,学校还突出抓好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通过开展科技教育,学习科学知识,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积极开展科技“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等活动,使全体学生热爱科学,刻苦学习。

建设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全校员工的努力下,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为开创我校美好的明天再接再厉。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