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起的“幸福来敲门,暖了您的胃”系列活动在草桥口社区、财工街社区、运河社区、柳行社区等八个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辖区153户孤寡、独居老人上门包水饺,温暖他们的生活。
“这种政府出资、中心承接,为居民提供服务的项目,希望可以越来越多。”济阳街道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孙辉介绍,这两年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引进、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让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2016年3月中心成立。街道从内部选取了6名专业人员在中心工作,并提供了2100平米的5层办公楼无偿交由中心使用,承接的多是街道的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活动需要的资金也由街道贴补。”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韩波介绍说,服务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孵化培育更多社会组织为社区服务,规范“草根型”社区社会组织。
韩波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中心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服务群众任务越来越重的今天,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不仅是社区治理的需要,更是改革创新的需要。
自从有了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辖区居民发现活动越来越多了。“以前只有到了重大节日,街道社区才搞活动。现在平时就有不少活动。最近我就带着小孙子参加了学雷锋献爱心活动,挺好的。”家住南门社区的张大娘笑着说。
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政治上起到引领、带动或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起到聚合作用,日常工作上起到服务管理平台作用。中心对外引进了较大的社会组织,比如济宁市运河义工服务协会、济宁市蓝天救援队、济宁市同路爱心服务中心等,2年内免费提供办公室、会议室等;自身孵化社会组织,比如最近颇受欢迎的老妈妈爱心针线坊;同时也对各个社区的“草根”组织进行规范、提升,引领他们从松散的小团体变成一个有制度、可持续的组织,并形成有特色的、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品牌。
“别小看‘草根’,虽然他们没备案、没规范、没计划,但中心对其指导规范后,他们能对社区管理起到很大的帮助。”孙辉以草桥口社区的万家欢服务队为例,该组织整合了物业公司、业委会、楼长、网格员、文艺团体、社区志愿者等,不仅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在客观上减轻了社区的服务压力。
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引进孵化培育了58支社会组织,开展了“济阳印象”“心·飞扬”“七彩暑托班”等公益活动,创办了“系邻里”公益坊。对接市区老年大学师资力量,成立了济阳街道社区大学,首期开办了舞蹈、声乐班。“爱上门”公益项目获得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银奖。街道社会组织中心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获得省市“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济宁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济宁市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任城发布)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