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我为我村黄姜代言
2019-11-15 11:00:08 来源:

在邹城的下派干部中,王小耧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是因为他受到2017年度市委市政府嘉奖,获评2018年度的最美第一书记,而且,2019年结束下派工作后,他没干“过瘾”,又二次下乡,成为新的第一书记。

“没干够,总觉得还有遗憾”,说起王小耧的选择,还真是有不少故事。

他第一次担任第一书记所在的邹城市太平庄村村民陈国强就是改变他人生决定的第一个人。

突遭变故五口之家陷困境

前些年因家庭变故、中年失业的双重打击,陈国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妻子由于听力残疾,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勉强照顾孩子和操持家务,在竭力维持日常生活开销的同时还要承受每月好几百元的医药费,无疑让这个困苦的家庭雪上加霜。迫于生活的压力,其年近70的老母亲不得不外出务工,应聘到一家可以包吃包住的私立养老院,以每月800块钱的工资补贴家用。就这样,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母亲这每月800元的工资和不足300元的低保补贴维持着。时光推移,大女儿陈红芹已经上初中,小女儿陈红梅也三岁半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这个家庭实在无力支撑小红梅的幼儿园梦想,每天站在村口看着其他小朋友被校车接送,虽然她不说,但眼睛里透出的那份渴望是最自然的流露。“俺有时候夜里醒来,都感觉自己很窝囊。人家都能干活养家,俺什么都不能干;人家都是儿女照顾老人,俺家却反过来了!”陈国强一脸的无奈,让人看了心酸。

工作组详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第一书记王小耧同村“两委”商议,我们能力虽然有限,但要想尽千方百计争取多方关注和支援,决不能让村里任何一户困难群众失去信心。邹城市城管执法局领导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为陈国强送来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六一”期间,工作组又多方联系爱心企业,为村内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儿童送上学习用品,给陈国强的两个女儿送去学习用品和助学金。

小红梅已经快四岁了,上学的事不能再拖了,学费的事一定要解决。通过多方联系协调,驻村工作组联系到了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希望得到“困境儿童希望工程”公益基金支持。通过申请、现场考核、后期材料,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和等待,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七,陈国强终于收到了第一笔困难学生救助金900元,该救助金每月900元,连续发12个月,这些钱累积起来基本能够解决小红梅三年的幼儿园费用了。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陈国强高兴地说:“这多亏了你们,谢谢王书记,你们来了,今年感觉有精神有盼头了,今年春节特地买了两个大红灯笼挂上”。

看着孩子的实现梦想灿烂的笑脸,陈国强也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经过王小耧再三协调又给他介绍了一份保安的工作,陈国强就业成功,一家人终于有了顶梁柱,生活也有了奔头。

帮扶更需扶“智”

在去陈国强家的一次走访中,陈国强告诉工作组“暑假快到了,别的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有辅导班上,他觉得自己家庭条件差,上不起辅导班,对不起孩子。”陈国强随口的一句埋怨,启发了王小耧,帮扶先扶“志”,更需扶“智”,只有让下一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能彻底斩断穷根。

随后,王小耧利用党员活动室办起了暑期“互助”学习班。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他又义务当起了课外辅导员,凭着耐心和幽默,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孩子们不管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王老师”解疑答惑。自从有了这个学习班,村民们外出务农打工是既放心又安心。

第二年暑假,驻村工作组又通过积极协调邹城团市委、太平团委,争取到了来自济南大学商学院的8名志愿者大学生来陈庄村支教,开设了品种丰富的语文、数学、英语、绘画、书法、体育。特别是体育课,最受同学们欢迎,每天下午小学生们都要求上篮球课、跳绳课。培训班最后一天,工作组、志愿者大学生和学生们为家长及村民送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不仅孩子们得到了一次锻炼提升,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暑期青志学堂不仅能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还能保障孩子暑期安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和点赞。村里的学生家长、老百姓对暑期培训班的开办都拍手称赞,村民们都说“王书记去年暑假办的班就很好,今年的更好,还请了专业老师”。

如何能为村民们做的更多是王小耧一直坚持的。书是改造灵魂的钥匙、丰富知识的阶梯。要想摘穷帽子、挖穷根子,提高村民们的致富信心、农技知识,创建农家书屋是必然要求。为了让农家书屋建起来、用起来,他又积极向执法局领导汇报、向爱心企业求助,很快就把村两委院里的一间办公用房粉刷改造成了崭新的农家书屋,募捐书籍3000余册,并配备了电脑、桌椅等设施设备,他也当起了书屋管理员。现在,书屋成了村民和孩子们学习、看书的好去处。

第二次下村为黄姜代言

通过一系列的帮扶组合拳,陈国强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人也乐观健谈了,在一次走访中,陈国强告诉第一书记,“王书记,你要是能不走就好了。”听了陈国强的话,王小耧心里暖暖的,也滋生了留下来再干一年的想法。

另外,没干“过瘾”也是促使王小耧做出决定的最大原因,因为过去的两年修路建路教育扶贫,但产业扶贫方面,王小耧一直没有精力与机会施展拳脚,成为他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

这一次,他在任第一书记的同时,兼任了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队员,他去到的乡村邹城市看庄镇兴隆寺村,有着悠久的黄姜种植传统,有“黄姜之乡”的美誉。黄姜又称黄连参、穿地龙,味香,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目前兴隆寺村种植黄姜100多亩,总产量超过300吨。原来村民都是肩挑手提,赶集上镇,坐滩吆喝,一天买不了多少,还累的腰酸腿痛。特别是有的贫困户因为年龄、身体原因,无法外出贩卖,黄姜一度滞销,丰产不能丰收。第一书记王小耧入村后,积极为黄姜代言,利用微视频、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快手直播等新型媒体,宣传销售兴隆寺黄姜,目前已收到意向订单150余吨,极大的带动了村民种植黄姜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种黄姜,能致富”的帮扶路子,将兴隆黄姜产业化、市场化,带领村民致富、贫困户脱贫,擦亮“黄姜之乡”这张名片。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