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强省,强在全面走在前列
2017-06-17 15:27:39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决胜阶段,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正当关键时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绘就了经济文化强省新愿景。

    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的动员令,传遍齐鲁大地;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集结号,在我们心间回响。

    经济文化强省强在哪儿?党代会报告对经济文化强省的内涵作了全新阐述:加快建设发展质量效益高、生态环境优、人民群众富、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文化强省,向着基本实现现代化奋力前行。

    不忘嘱托,走在前列,实现经济竞争力、发展动力、文化软实力、社会治理能力、生态承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这六个“显著增强”涵盖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生态方方面面,山东各项事业全面争先、协同奋进。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扎实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就是系统思维,注重各项事业、各个领域、各项任务的整体性、系统性、耦合性,讲究统筹推进。山东要建设的是“发展质量效益高、生态环境优、人民群众富、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文化强省”,这一内涵要求各系统协同联动、相辅相成,讲求全面提升、协调推进,体现了对中央精神的深刻把握、具体贯彻和扎实践行。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要求硬实力与软实力都走在前列。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山东是经济大省,多项指标都排在全国前列,但传统动能占比较大,要走在前列,不仅要有个头、有块头,更要有劲头、有韧性,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质量效益,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山东是文化大省,尽快建成文化强省,走在前列,就要发挥好文化资源优势,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章;弘扬时代精神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德铸魂。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落脚点在为民与惠民。五年来,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不断深入,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扎根。省党代会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群众富”的经济文化强省,体现了党的宗旨、践行了群众路线。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只要始终把握这一宗旨,不忘初心、凝聚民心,我们就一定能攻坚克难,走在前列。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单项走在前列不易,全面走在前列尤难,始终保持领先更难。这就要求有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不断加强改进党的领导。当前,区域发展竞争激烈,各省市区竞相发展,只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锻造引领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骨干和闯关先锋。

    新征程,新起点,新跨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 许小宁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