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它滋润万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田焕路是梁山县馆驿镇王思口村的一名普通的村民,出生于1961年5月,平时走街串巷以收购废品为生,家庭生活比较拮据。2007年5月17日,在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进行废品分类时,田焕路在废品中竟意外发现一万元现金。看着这“飞来横财”,田焕路愣住了,这些钱能赶上他收废品一年的收入,不是自己的钱财,坚决不能要,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到。田焕路仔细地回想这一天都去过的村庄,细细的排查失主,从收到的废品中认真查找线索,最后,他确定这些钱是从郑垓村一户群众中的废品中带来的,于是,田焕路连夜骑摩托三轮车赶到离家40里远的郑垓村把钱送回。
事后失主买了礼品,拿了500块钱来谢田焕路,他把钱又退了回去,坚持说“礼品可以留下,做人要有良心,不是我的钱不能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田焕路不仅这样做,日常也经常这样教育孩子。
田均康是田焕路的儿子,他从小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一直把爸爸当成他学习的榜样。2014年9月8日,在淄博市高新区某饭店打工的他送完最后一波客人后,像往常一样开始收拾包间卫生,却意外发现客人遗忘的皮包,包内除了一些证件、银行卡,还有4800元的现金和一张中药方。
看到这些,田均康马上意识到,失主可能是喝多了酒,不小心将包遗忘在这里,想到这些他马上查看皮包里的证件,发现了一个印有某公司名称的名片。田均康立刻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失主。
失主表示“不要现金,只要把药方和证件给他就行,如果药方丢了,母亲的病就会耽误,药方对他来说比4800元现金更贵重”。田均康听后,立即打车把皮包给失主送了过去,并谢绝了失主的好意。
作为一名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当时不足3000元,但田均康子从父路,面对从天而降的“馅饼”,还钱不索利,禁得住诱惑。
田焕路父子拾金不昧的事迹,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称赞,父子也同时入选2015年感动梁山人物。
责任编辑: 张一一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