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2017-02-17 09:41:02 来源:东方圣城网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曹俐)“十三五”时期,就业、社保、人才……这些关乎我市民生的大事,将有哪些惠民举措呢?未来五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继续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市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做好重点群体参保工作。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先保后征”原则,健全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工伤保险政策,探索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保障方式。

    此外,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适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在加强医疗管理、节约医疗费用、保障患者基本医疗需求、基金结余适度的基础上,动态确定和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5%左右。

    在就业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市将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重点的变化,及时充实健全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着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同时,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技师学院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属地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值得关注的是,“十三五”期间,我市继续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同时,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进一步推进济宁市产业转型升级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技工院校开展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拓宽技能人才晋升通道,打造“圣地工匠”品牌,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让高技能人才有地位、得实惠。

责任编辑: 徐微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