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济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创城。城市因之而更美、天空因之而更蓝、社会因之而更和谐,可以说,这是一段镌刻在济宁人民心灵上的城市发展史。文明没有止境,创城也没有终点。无论能否评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的新长征开始了就不会停止。创城,贵在长效,久久为功。
尽管苦,尽管累,但是,无论党员干部还是市民群众,都已经走过了犹豫、畏难的阶段,在济宁,创城不再是一件没有尽头的苦差事,已成了改变自身生活和发展环境的自觉行为。天空蓝了就不能再染上灰尘,湖水清了就不能再变得浑浊,街道干净了就不能再容忍乱弃杂物——这不是群众的要求高了,而是创城教育了人民:文明的社会就该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群众现在担心的不是为创城再出力流汗,而是担忧半途而废,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又是多么大的进步!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想让群众满意,就必须把创城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狠抓不懈,形成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构建创城的长效机制,必须树立久久为功的思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人民百益而无一害的好事。只要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我们就要一刻也不放松地坚持下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必须继续咬紧牙关、上紧发条,做到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强化,持之以恒、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构建创城的长效机制,必须切实强化制度保障。制度来自于实践。要将创城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新鲜经验转化为常态之举,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始终把每一天都当作创城的攻坚期,坚持工作长期抓、机制常态化,做到网格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制度化规范,成为长效机制的基础。
构建创城的长效机制,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创城工作,关键靠实干。在创城的各个阶段,党员干部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把创城作为重大的攻坚任务,在创城中转作风、抓落实。这也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切实做到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带头下沉到一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大干苦干实干,就完全有能力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对文明城市的创建者而言,文明就是无言的礼赞。也只有形成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良性机制,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恒久地共享发展成果,由衷地为这片天空和土地点赞!
责任编辑: 张一一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