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残疾人的艰难“孝亲路”
2015-11-26 18:08:20 来源:
 

在张延波看来,即便被生活抛弃,也不能自暴自弃对于身体健全的正常人来说,孝亲敬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微山县昭阳街道西万三村的张延波来说,孝亲之路却既艰难又不寻常。张延波自幼患有腰椎膨出,压迫了神经,无法干体力活。2007年,张延波的父亲突然晕倒住院,丧失了劳动能力。从此,这个家庭的重担就由张延波担负了下来。

尽管身有残疾,有着不愿轻易服输性格的张延波为担起家庭重负,开始学习各种谋生技能。几年前,张延波在同村一个理发师那里学习理发,学成后自己开了一间小理发店,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也能基本解决家庭日常开销及父母的基本医药费用。“虽然没娶上媳妇,但能挣钱养活家了,心里很知足。”张延波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4年初春,张延波的母亲陶道真忽然感觉到恶心,并伴随着头晕症状,到县医院检查后得知是肺癌晚期。医生说没法治疗了,劝张延波把她母亲带回家,张延波却不同意,坚持让母亲住了一个多月的院。母亲出院后,张延波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既要理发挣钱养家,还要照顾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母亲病痛厉害无法入眠,张延波一边陪母亲聊天,还不时喂母亲喝水、帮母亲翻身,通常一熬就是好几个通宵。有一次,张延波的母亲疼痛难忍大声呻吟着,疼痛中的母亲到处乱抓,把张延波的手都抓破了,为了给母亲减轻疼痛,张延波咬着牙强忍着,“我的生命都是母亲给的,这点疼痛能算什么。”回忆这段经历时,张延波平静地说。

之后,张延波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理发时最多只能站半个小时,生意也不如从前。后来,父母越来越离不开人照顾,他决定关了理发店,专心在家照顾父母,陪伴左右。可好景不长,两个月后母亲去世了,一心想要孝顺父母的他心里五味杂陈。母亲的去世,让他更加珍惜与父亲的相处。“没有母亲了,父亲就是我的全部”张延波给父亲喂完稀饭很欣慰地说。“日子虽然紧巴点,只要父亲在身边这个家就还算是完整的,能够每天照顾父亲我就能感觉到家的幸福。”张延波微笑着眼里却闪耀着晶莹的泪花。

责任编辑: 王芊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