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首页
第04版:

“清”风润高新 “明”礼传薪火

济宁高新区多彩活动开启追思、文化、文明之旅

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 曹俐 通讯员 韩靖雯 于璐 张抒 许中强 古瑒 武沙沙 吴桂娴 戚朝亮 许薇 周美苓 侯龙 徐雅婕 常悦 孙慧 )清明时节,济宁高新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绿色祭扫新风尚,同时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各相关部门、街道、煤矿、学校及志愿服务队积极行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与志愿服务。

发展软环境保障局

清明期间,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组织军休士官到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开展“清明祭英烈 赓续红色魂”祭扫活动。怀着崇敬的心情,军休士官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鞠躬默哀,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哀思。通过参观战役纪念馆,深入了解鲁西南战役的战斗历程,他们深受教育和鼓舞,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葆军人本色,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洸河街道

洸河街道各社区积极行动,通过举办宣讲活动、发放倡议书、张贴海报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东闸社区、香堤社区、明泰社区和平安社区分别开展了“倡导移风易俗 传递文明祭祀”“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旧时光里的绿色清明”和“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等宣讲活动。宣讲员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居民讲解传统祭祀方式的危害,倡导鲜花祭祀、网络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明泰社区还通过播放环保祭祀宣传片、展示老党员简朴祭扫故事等方式,引导居民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柳行街道

柳行街道在清明节期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与实践相融合的方式,全方位推进绿色文明清明建设。在线上,依托网格微信群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新型祭扫方式;在线下,组织网格员设立专题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确保宣传全覆盖。同时,柳行街道还注重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居民们亲身体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制作青团、编织柳环等,既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柳行街道新杨柳社区还将手工课堂搬进自然天地,带领青少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网格员的生动阐释和实践指导,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背后的孝亲文化,并亲手制作了充满春意的柳环头饰和手环。这一活动既呼应了古人“清明戴柳”的民俗,又培养了青少年的生态意识。

同时,新杨柳社区开展“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消防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居民树立安全祭祀意识。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广场设置宣传服务站,向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和家庭防火手册,详细讲解焚烧纸钱、燃香点烛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针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工作人员入户开展“一对一”安全指导,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居民马全英阿姨表示:“以往清明都要烧纸,呛得睁不开眼,还容易引发火灾,今年用鲜花祭祀,过一个文明安全的清明节。”社区同步成立5支防火巡查队,对小区绿地、河堤两侧、辖区路口等20余处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及时清理堆积可燃物,并在集中祭祀点配备灭火器材。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居民群众以环保、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进一步扩大辖区清明节期间消防宣传的社会面,使广大群众时刻绷紧消防安全弦,牢固树立“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理念,为构建“平安清明”奠定坚实基础。

黄屯街道

近日,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退役军人事务站联合黄屯中学到鲁西南战役纪念园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我是红色传承人,争做英烈守护员”活动,街道工作人员和黄屯中学师生100余人齐聚纪念园,追忆英烈功勋,赓续红色血脉。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全体人员垂首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学生代表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以鲜花寄托对英烈的无限追思。全体人员面向纪念碑深深鞠躬,深切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表达对英烈的无限哀思。最后,全体人员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文资料以及生动的场景再现,深入了解了鲁西南战役的战斗历程,大家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奋斗。

同时,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开展了“致敬英雄母亲,弘扬英烈精神”走访慰问活动,为烈属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4月3日,慰问组一行来到金色嘉苑中区,向英雄母亲送上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并关切询问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同日,山东老兵志愿服务队黄屯中队也开展了“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与烈士家属亲切交谈,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打扫房间、整理家务,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对烈属的关爱。

此外,黄屯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居民们发放《2025年济宁高新区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向居民宣讲传统祭祀方式的弊端,引导他们用鲜花替代纸钱,用丝带寄托哀思,通过踏青遥寄、家庭追思等方式表达思念,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随后,志愿者带领居民们开展“移风易俗成语对对碰”小游戏,引导居民们通过补字组词的方式,将散乱的字卡拼组成移风易俗主题的四字成语,让大家在愉快的互动中加深对移风易俗的认识,在欢声笑语中“嗨”出文明新风尚。

在黄屯街道金色嘉苑一社区,社区通过张贴、发放宣传材料,宣传讲座等方式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宣传活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倡导社区居民用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献花等文明、环保、绿色的方式代替传统的习俗来表达自己对于逝去亲人的追思和缅怀。社区还向居民大力宣传文明节俭办丧事、国家殡葬管理相关法规、政策禁止的行为、以及殡葬惠民新政策、殡葬新风尚。

下一步,黄屯街道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有效的宣传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文明婚俗、厚养薄葬等文明风尚,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王因街道

王因街道在清明节前夕,连续开展了“移风易俗传文明 绿色祭祀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和宣讲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居民普及文明祭祀注意事项,倡导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文明祭扫方式。宣讲员许薇向现场居民们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及习俗演变,讲解文明祭祀的重要意义,随后又讲解了传统祭扫方式如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引发火灾的严重后果。倡导大家采用多种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如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网络祭祀等,强调这些方式既能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又能保护环境,减少火灾隐患。

王因街道开展“勤俭节约始于心 文明餐桌践于行”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向群众发放文明餐桌倡议书,科普“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文明就餐理念等知识,呼吁大家树立适量点餐、按需点餐、剩菜打包带走的用餐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响应文明用餐潮流,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同时,发放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志愿者呼吁大家摒弃焚烧纸钱等不文明祭祀习俗,采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王因街道儒学讲堂开展了“清明寄情思,家风永传承”主题讲座。讲座现场,儒学讲师姚源指出,儒家思想强调“慎终追远”,儒家认为,人们通过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重之情。慎终追远不仅是尊重先人的表现,更是对历史的传承。姚源强调:“先烈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旗帜,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廉为本,将红色基因融入家风建设,让清廉正气代代相传。”随后,她分享了“丰子恺的家风故事”及纪晓岚的“四戒”“四宜”和“四莫”家训内容。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到诚实守信的为人准则;从勤俭持家的生活态度,到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每一个故事都为学员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最后,呼吁大家言传身教,自觉践行文明新风,树立“以德治家、以情暖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优良家风,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此外,王因街道结合安全生产检查,对辖区企业开展文明祭祀倡议,确保了清明期间的安全稳定。活动中,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旅行社、网吧、书店等各类文旅场所进行了细致检查,重点对消防安全、经营秩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检查。在消防安全方面,详细查看了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包括灭火器是否过期、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使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等。检查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同时要求各场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下一步,王因街道将持续加强对文旅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确保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接庄街道

日前,接庄街道大屯村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传统文化宣讲活动,通过宣讲带动村民们自觉参与文明祭扫。

活动伊始,宣讲员向村民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分享了祭祖扫墓、插柳植树、踏青春游等传统习俗背后蕴藏的深厚意义,让村民们深入了解清明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引导村民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身体力行弘扬好传统文化。

随后,宣讲员结合实际情况及气候特点,为村民直观展示了火灾对生态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号召村民争做文明祭祀的“引领者”,通过鲜花祭祀、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文明、绿色、安全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与怀念,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同时,引领文明祭祀新风尚。

杨村煤矿

为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建与矿井安全生产深度融合,4月6日,杨村煤矿机关党群党支部、生产准备工区党支部、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联合开展“追逐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革命教育。

在庄严肃穆的淮海战役纪念塔前,党员干部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高耸的纪念塔镌刻着“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塔身浮雕以磅礴之势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冲锋陷阵、支前群众奋勇支援的壮烈场景。大家环绕纪念塔,仔细品读铭文与浮雕细节,深刻感悟“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作、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精神。

随后,全体人员步入淮海战役纪念馆。馆内千余件珍贵文物、动态沙盘及沉浸式影像,全景式还原了战役的恢宏历程。从战略部署的智慧博弈到“小推车推出大胜利”的群众伟力,从战前形势分析到战役中的关键决策,从战斗中的激烈交锋到人民群众倾尽全力的支援,党员们一路参观,一路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却又激情燃烧的年代。大家驻足凝视,被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深深震撼。

活动结束后,大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实干动力,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工作中勇当先锋,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济二煤矿

济二煤矿团委组织开展“青春瞻仰·致敬先烈”祭扫活动,40余名团员青年到济宁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先后进行了集体默哀、敬献鲜花、清洁墓碑,组织参观学习了先烈事迹展,重温了入团誓词,旨在引导团员青年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将英烈的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精神融入在日常、展现在经常。

通过本次祭扫活动,济二煤矿团员青年深刻认识到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有效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激情,共同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清明节之际,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党委联合校团委组织党员教师与共青团员代表,赴济宁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 初心永不忘”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建带团建、党团共行动的形式,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清晨,党员教师与团员学生代表整齐列队,佩戴党徽、团徽,手持党旗、团旗,怀着崇敬的心情集结出发。清明祭扫不仅是对先烈的追思,更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党员要以身作则,团员要坚定信念,共同在行动中传承红色精神。

全体师生垂首肃立,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烈默哀一分钟。清风拂过,寄托着对英雄的无限哀思与崇高敬意。面对鲜红党旗,党员教师代表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字字铿锵,响彻陵园,彰显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共青团员代表在团旗下庄严宣誓,“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青春的声音中饱含传承先烈遗志的决心。

师生缓步绕行烈士纪念碑,瞻仰镌刻着英雄姓名的纪念墙,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一段段悲壮的故事,让师生深切感受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党员和团员,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立足岗位、勤奋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团共建,以党建引领团建,以团建赋能成长,引导全体师生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爱国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组织党员、团员、队员代表,开展了以“铭记千秋功勋,赓续先烈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

当日中午十二时,师生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拳拳崇敬之心,涌动着炽热的磅礴激情,井然有序地从学校出发,踏上奔赴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的征程。两点左右,师生们抵达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园内松柏苍翠,丰碑巍峨,气氛格外凝重。祭奠仪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整齐列队,高唱国歌,歌声在纪念地上空久久回荡,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团员代表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着花篮走向纪念碑,迎风而立的菊花寄托着师生们对革命先烈的无尽追思。 最后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一分钟。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师生们低头肃立,深切缅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默哀后,少先队员代表、团员代表、党员代表分别重温誓词。铮铮誓言响彻云霄,无限的哀思化作坚定的信念,郑重的誓言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祭奠仪式结束后,师生们有序参观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段段英勇事迹,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王杰纪念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深入了解王杰烈士的光辉足迹和英雄事迹,感受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及“荣誉上不伸手、待遇上不伸手、物质上不伸手”的道德情怀,从而坚定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深化清廉校园建设。

此次清明祭奠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将红色教育融入实践,厚植家国情怀。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洗礼,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校区

为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小学部三、四年级联合中队以“润雨清明,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跨学科融合和团队协作,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队员们通过观看《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经典红色影片,走进烽火岁月,感受家国情怀。影片中潘冬子、张嘎等小英雄的机智与勇敢,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年代少年先锋的责任与担当。观影后,队员们纷纷制作团扇,摘录诗篇,以此表达对现有幸福生活的珍惜。

队员们亲手制作红色五角星、剪纸图案,让纸花承载敬意,将“红星精神”镌刻于心,并悬挂于文化墙上,庄重敬献先烈。

队员们在校操场游戏图中“重走长征路”:化身“小红军”,跨越“雪山”“草地”、穿越“封锁线”,在团队协作中体会长征的艰辛与团结的力量。

打破学科壁垒,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联合中队开展了“战地物资计算”数学课,让队员们化身“后勤小战士”,通过计算粮食分配、行军距离等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培养逻辑思维与责任感。

队员们通过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战争年代的感人事迹,并化身“红色宣讲员”分享故事。一位队员动情讲述:“听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我懂得了什么是担当与奉献。”

了解了“鸡毛信”的故事后,队员们举行了“鸡毛信接力赛”:模仿革命年代情报传递,队员们手持“密信”穿越重重关卡,既锻炼体能,又领悟了智慧与速度的重要性。

此次清明节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让红色教育可感可知。从光影到实践,从学科到生活,队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对革命精神的解码与传承。这也正印证了活动宗旨:清明不仅是追思,更应成为少先队员成长的“精神加油站”。未来,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校区将持续创新德育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居民对绿色祭祀的认识和理解,也营造了浓厚的“弃陋俗、树新风”的社会氛围。济宁高新区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融入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携手共建平安美丽新家园。同时,也将持续开展关爱烈属活动,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营造全社会尊崇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宁安小学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济宁高新区宁安小学组织部分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前往兖州烈士陵园,开展了庄重而有意义的清明祭扫活动。

在准备阶段,辅导员给队员们布置了一项意义非凡的任务——制作小白花。队员们纷纷行动起来,一朵朵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承载着队员对先烈们的缅怀,饱含着对革命精神的敬仰。

祭扫当日,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中,升旗仪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全体辅导员和队员庄严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激昂的国歌声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随后,大队长站在国旗下,带领队员们郑重宣誓。誓言声声,响彻云霄,表达了队员们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

宣誓完毕,队员们手捧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将小白花轻轻献上,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献花仪式结束后,队员们有序参观了兖州烈士陵园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详实史料,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队员们认真聆听大队辅导员的讲解,不时驻足凝视,被先烈们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

队员们缓步绕行烈士墓碑一周,深情瞻仰。队员们表示:“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为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清明祭扫活动,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宁安小学将继续引导队员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04-11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201006.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