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 胡碧源)2023年12月29日,济宁高新区高新答卷主题系列(第6场)2023年高新区总工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向与会媒体代表介绍了高新区总工会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济宁高新区总工会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走在前、开新局”,围绕“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目标定位,认真扛好政治责任,着力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聚焦思想引领,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履行党赋予工会的政治责任,把牢工会工作政治方向。大力弘扬“三种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宣讲团作用,开展60余场宣讲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不断总结典型工作经验,在省市级主流媒体刊登稿件25篇。
聚焦基层基础,持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开展“集中建会行动”,新建工会52家,建会率同比增长15%,吸纳会员数同比增长10%。打造“温馨”货车司机之家,成功吸纳14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该项目入选济宁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项目。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工会模式”,吸纳农民工入会2400余人,其中接庄街道大屯村联合工会规范化建设项目入选山东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项目,争取省级专项资金8万元。高度重视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为基层工会配备工会财务软件,坚持培训竞赛两手抓,为做好工会财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高新区总工会荣获全国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被全国总工会通报表扬。
聚焦“又高又新”主责主业,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坚持“党政领导、工会牵头、部门联动”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运行模式,推动产改工作提质增效,被评为全市产改工作先进单位。围绕制造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势,实施“匠筑高新”品牌项目,开展以“匠筑高新 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师带徒活动、以“匠筑高新 技创未来”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及“匠筑高新 创新为赢”为主题的创新创效活动。2023年济宁高新区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数量位居全市第1名。组织区职工参加省第四届国际贸易业务员职业技能竞赛,全省共评选优秀组织单位9家,济宁高新区作为济宁唯一县区级工会受到表彰。2023年济宁高新区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3名、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名及其他省级荣誉15项,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在济宁工匠评选活动中,高新区8名同志获评济宁工匠,数量位居全市第1名;评选“高新工匠”等区级先进典型40余个,评先树优工作取得显著实效,大力营造争当先进、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聚焦阵地建设,打造特色服务职工阵地建设新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功能区职工服务综合体,打造高新工会服务品牌,开展“爱在蓼河 情满高新”单身职工交友活动、职工运动会以及“惠工剧场 周周好戏”等活动80余场,惠及职工3500余人。发挥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妈妈小屋等40处实体阵地服务功能,服务职工群众5000余人。推动职工子女托管工作,为150余户家庭提供子女寒暑假托管服务。
聚焦服务职工,展现新时代工会担当作为。积极开展送法进基层活动50余场;聘任2名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在重点企业、规上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座谈会20余场,对全区基层工会干部开展集体协商培训10余场,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擦亮“工会12351维权服务连心桥”品牌,紧扣职工需求,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惠及2000余人;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志愿服务作用,组建益工服务队,开展学雷锋日、慰问空巢老人等活动20余场,惠及1000余人,志愿服务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024年,济宁高新区总工会将继续承担社会责任,当好职工贴心“娘家人”,与全区职工并肩携手奋进,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