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王震)为有效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切实防范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高新区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高新区成立了由管委会领导任组长,市场监管、经发、软环境发展保障、公安、城乡建设和交通、城乡统筹发展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明确属地和部门职责,完善应急预案、食品排查、企业包保等工作制度,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进各单位开展冷链食品摸排,环境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
为确保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充分动员各部门、各街道、各园区和各网格力量,以冷冻冷藏肉类、水产品为重点品种,确保排查全覆盖、无遗漏,准确掌握辖区内冷链食品企业底数,截至11月16日,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对33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241家国产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深入排查,对排查出的企业逐一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在加强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指导方面,组织召开了重点冷链食品从业单位培训会议,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并利用多种媒体、多个渠道对《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等疫情防控方案进行宣传,共印制宣传材料6万余份,在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社区网格等处张贴,通过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进行滚动播出,在执法检查中指导业户规范经营,形成社会共治良好氛围,让冷链食品防控知识深入人心。
为规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高新区实施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包保制度,形成管委会和街道2级包保体系,责任到人。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控通告等要求,重点对24小时报备、索证索票、核酸检测、卫生消杀等进行监督检查。限期整改14家,对4家违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
另外,按照应检尽检要求,累计完成7轮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环境和食品检测,共计人员5924人次,环境9290批次、食品4123批次 ,结果均为阴性。截至16日,共接到进口冷链食品报备32家次,开展核酸检测339份,结果全为阴性。
为进一步防范风险、突出重点、注重实战,高新区组织开展了冷链食品应急演练,对事件报告、临时控制、现场监督执法检查、逐级溯源、后期处置等进行全方位检验,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与疫情防控能力水平,为预防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二次暴发、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主动作为,持续深入开展冷链食品排查整治,切实降低新冠病毒通过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传播风险,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