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0日
首页
第04版:

云端守望相助 共待疫散秋来

济宁高新区线上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 曹俐 胡碧源 通讯员 陈夏杰)疫情无情,人间有情。9月以来,济宁高新区各学校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制定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案,落实“一科一方案”“一班一计划”,全体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多管齐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确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不误,坚持做到精心组织学生、精心备课、精心授课、精心练习相结合。

准备篇•开学第一课

面对一年级的新生,济宁学院附中高新区校区的老师们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教学实际情况,分学科制定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计划,完善线上教学课程表,避免单纯文化知识类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线上教学,安排了丰富有趣的《开学第一课》以及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9月4日,济宁高新区南营小学完成全校线上学习情况摸底,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一对一电话跟进沟通,切实落实保障措施。9月5日开始线上授课,通过邻里同伴互助、教师帮助等方式确保了同学们均能进行线上学习,不漏一人。

新学期即将开始,因为疫情而无法相聚的黄屯中心小学少先队员们,在网上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新颖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兴奋不已,大家早早端坐在屏幕前,等待着线上“开学第一课”的开始,共同见证这特殊的时刻。每个班级的孩子们也都趁着“开学第一课”这个机会一一向少先队员们展示了他们自己做的居家抗疫小手卡。在手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组词汇是“中国加油,济宁加油”“致敬最美逆行者”“抗击疫情从我做起”。质朴的语言承载了最深厚的祝福。

由于疫情原因教师不能到校,部分教师不具备在家授课的条件。济宁高新区黄屯中心中学进行统筹安排,由各级部安排具备线上授课条件的老师先进行授课,待疫情好转再安排部分教师到校授课。对于个别无法上网的特困生或特殊学生,班主任做好统计并上报级部,待复课后级部安排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教学教研篇•众行致远

教研同步,共“课”时艰。为了保障线上教学平稳运行,济宁高新区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各年级组开展了“提高线上教育教学质量研讨活动”,通过“双备双巡一晒课”的“云端”教研模式,总结基于线上教学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确定了以班主任、教师、教研组“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保证线上教学质量。“主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云端”课堂中的参与度,通过录制微课、在线提卡、实时连麦等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精研备课,精简内容,精炼设问,明确学习任务清单,备课组一人“直播”,其他人线上听课,深入课堂,时时“露脸发声”,对学生进行听课指导。

济宁高新区洸河中学各学科任课教师集体线上备课,做到了主动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条件,通过钉钉应用平台家校本功能布置线上任务和作业,同学们提交的每一份作业,教师们都会做到精心批改和留言指导,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充实自我。

济宁孔子学校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并提前进行集体备课,明确第二天上课内容及本节课的重难点,确保课堂质量及效率。对于组内的新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进行试讲磨课,其他老师提出建议,再次备课后再进行线上授课。

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硬件操作有一定困难,新入职教师对线上教学方式不熟悉。济宁高新区十里营小学建立试播群,对有困难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指导及教研帮扶;指导教师进课堂观课,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课后纠正;让所有教师掌握基本线上教学技能,保障线上教学工作平稳进行。

素质教育篇•五育并举

济宁高新区柳杨小学的开学第一课,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教育,要求学生时刻保持安全警惕性。并提出居家学习建议:有计划地完成线上学习内容、与家长协同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和亲子阅读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开展了全科阅读活动,推荐全科阅读书单,鼓励开展亲子阅读,让学生的居家生活诗意盎然、书香满屋,给居家生活平添了不少色彩。通过“5分钟前导”“20分钟精讲”“10分钟精练”,架构线上高效课堂。

王因娄公集小学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线上学习生活,每天下午特意安排了一节足球技能训练课。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训练,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快乐。

济宁高新区崇文学校为丰富学生居家学习加强了体育锻炼、自主阅读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并加强了劳动教育如:擦窗扫地、刷洗碗筷、整理被子、洗衣服等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济宁高新区济东学校的班主任针对孩子们居家线上学习和健康生活管理方面,提出建议:认真听课,合理作息,保护视力,加强锻炼,适当休息,保证睡眠,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对孩子进行居家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家长朋友要遵守上级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及时关注实时疫情防控的各项通知,积极配合做好防疫工作,保障自身及家人的身心健康。

服务保障篇•解后顾之忧

由于学生还没有收到纸质教材,济宁高新区接庄中心中学的老师们就把清晰的电子教材发给学生。并把重点标出来让学生看得更清晰。

对于家长参加一线抗疫的特殊孩子,济宁海达行知学校班级导师团成员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心理抚慰,并联系孩子的监护人对其进行生活上更加关心爱护。在上网课期间,导师团成员注意观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及时在课后进行沟通。学校线上学习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济宁高新区接庄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在线学习状况,有效进行课堂互动。提前准备好课件和资源,如果卡顿,就把课件中的视频根据情况提前或课后推送给学生。遇到不能连麦的情况,通过让学生打字、发语音、发图片的方式回答问题。老师用电脑和手机同时上课,可以一边讲课,一边听语音。

由于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学习平台对网络硬件有特定要求,受网络信号的影响,特别是直播高峰期时会出现卡顿、延时等情况,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给学生线上学习带来不便。济宁学院附小冠亚校区对于没有按时参加上课的同学逐一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单独告知学生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将课堂上所讲内容单独推送给未能按时听课的学生家长,指导学生居家自学,避免学生因落下功课而产生低落情绪。

济宁高新区第二高级中学为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级部特委派信息技术教师为网课技术指导员、兼网课管理员,帮助解决教师中出现的应急技术问题,为网课的顺利开展做好服务工作。

2022-09-20 济宁高新区线上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122196.html 1 云端守望相助 共待疫散秋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