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打响了一场抗疫的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机关干部、公安干警、医务工作者、社区基层干部、新闻记者、广大志愿者,还是环卫工人、企业员工、外卖小哥、物业人员等,全市上下都在为防控阻击疫情蔓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做着无私奉献和艰苦努力,为这座城市筑起了最强战“疫”防线。
一次次,我们为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防疫工作者的事迹所感动着。医务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他们放下自己的“小家”,毅然决然、毫不犹豫地来到抗“疫”第一线,以自己在各自岗位上的辛苦付出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
在小区门前、在保供一线、在隔离站点、在医院岗亭、在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重要关口,都闪亮着一抹鲜艳的“红色”,他们或是身穿写有“民情书记”的红马甲,或是臂上套着“志愿者”等防疫字样的红袖章……他们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在落实各项防疫要求的同时,也努力为居民解决难题:油盐酱醋、应急药品、燃气水费……在口罩与防护服的后面,是一颗颗“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而防疫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也得到小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有的加入志愿者行列,协助卡口值勤、核酸检测,劝退小区居民聚集等;有的为小区门口的值守人员送来水果、饮料等慰问物品或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为了小区的安宁,双方齐心协力,哪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哪有战胜不了的疫情!防控人员与居民的和谐互动,正在谱写着疫情面前爱的篇章。
而随着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我们正逐步重回疫情前正常生产生活轨道。如今,摆在面前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不误,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扎实抓好“双统筹”,做到两不误,无疑是一个两难命题。越是“两难”,越要“两全”。我们必须增强信心、迎难而上,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完成“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任务目标。
众所周知,疫情防控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病毒作战须臾不可放松。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持续强化流调、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储备等方面能力,把好的疫情防控做法坚持下来,让好的疫情防控势头保持下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抓细抓实各项重点工作。如重点战略的实施,要以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项目支撑和具体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如在区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一排底线”等工作上,都需要我们不断巩固“稳”的基础、强化“进”的态势,为奋力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拨云见日终有时,一碧万顷醉晴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科学谋划、精准执行,扎实抓好“双统筹”,就一定能把病毒“锁”起来,让经济“跑”起来,最终赢得“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