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薛坤)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济宁高新区社区和公共场所组层层压实防控工作责任,细化实化防控举措,念好“清、护、巡、宣”四字诀,扎实推进联防联控工作落实。
念好“清”字诀,做到情况掌握明了。疫情发生以来,全区5个街道的1776个3级网格迅速行动起来,对辖区所有住户以及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实行台账式管理,掌握动态情况,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做到返乡时间、返济缘由、乘坐交通工具信息、核酸结果等情况“四个清楚”。
念好“护”字诀,做到联防联控包保。针对重点地区返乡人员进行重点帮护,实施居家健康监测举措,落实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公安、医疗、网格员“五包一”联防联控模式,每名重点人员安排1名街道干部、1名社区干部、1名医护人员、1名公安干警、1名网格员进行跟踪包保,每日上门跟踪监测健康情况;对辖区各卡口实行严格检查。对进入辖区的车辆及人员严格落实扫行程码、查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报告情况。
念好“巡”字诀,做到全面监管无死角。落实网格化防控制度,以社区(村)为单位划分网格,对辖区内超市、卫生所、药店、便利店等重点场所开展暗访巡察,确保督导到位全覆盖。
念好“宣”字诀,做到正面舆论引导。持续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印制疫情防控宣传单,逐户发放,在街道、道路等明显位置张贴、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标语、条幅。各社区、网格利用微信群每天发布最新疫情防控动态,包保干部每周为商户开展疫情防控宣教活动;利用区级以上媒体宣传正面防疫案例,利用广播不间断播放有关疫情防控音频、通知、公告等内容,将疫情防控政策及防护知识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让“小喇叭”起到疫情防控宣传“大作用”,切实营造全民防控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