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石新民)
走进济二煤矿工厂区,到处都是红花、绿树、青草的宜人景色,到处鸟语花香。这是该矿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生产与环保并行,全力打造绿色环保典范矿井带来的可喜结果。
近年来,济二煤矿通过强化环保机构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等,蹚出了煤炭开采与环境协调治理的绿色友好型发展之路。
该矿从严格落实责任入手,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管业务必须同时管环保”的原则,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分管领导及科室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划定污废水防治区域、废气及扬尘防治区域等9个环保系统责任区域,将每个网格区域划定一级、二级、三级3个单元,同时将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分为4级环境管理网格进行管控。
持续开展煤场扬尘治理和矿井文明形象整治工程建设,对煤炭发运区域敷设防风抑尘网,安装20余台套高压雾炮、车辆冲洗、洒水喷淋等抑尘降尘装置;起尘区域实行“作业洒水喷雾降尘、完工清扫清理冲尘”制度,6辆环保车辆对矿区道路及运煤通道进行循环降尘作业,保证24小时湿润不起尘,以常态管理、动态检查保障环保工作零“盲时”、零“盲区”、零“盲点”。
为实现“采煤不见煤”,该矿积极推进煤场储装运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建成第一储煤场、煤泥棚等8个总面积35000余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封闭煤棚及矸石气膜棚,在此基础上,建设废旧物资存放大棚、高硫煤配煤及混煤存放大棚等,配套建设防尘装置,煤炭升井后经封闭的原煤运输线直接入仓、装车,实现了煤不落地。
济二煤矿还坚持多措并举、具体实施的方式,加强对矿井水、生活污水、洗煤水等污水处理管理力度,对矿井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建设,改造完成生产废水降本减排处理站和选煤厂闭路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实现了分级处理、分质利用、降本外排的水资源利用模式,矿井水达到了100%回用,生活污水回用量达到50%以上。
另外,该矿从人员、资金、装备等方面下大力气,推进高盐废水综合处理重点工程建设,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全面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目前,该项目预处理系统已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为响应构建“智慧环保型”矿山,建设完成“云智能环保监控系统”,济二煤矿在煤场、污水处理站等地点安装监测监控设备,同时,与环保部门进行联网,实现数据实时监控,数据实时上传,保证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为环保部门污染源分析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同时还专门设置环境监测化验室,配备专职监测人员及监测分析仪器、设施,对COD、氨氮、SS等污水处理主要水质指标进行日常监测。不定时在矿区开展“地毯式”摸排,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煤场、喷淋设施、车辆覆盖设备设施进行巡查,对存在问题以现场处理或下发督办单督办形式进行整改。
为持续开展环境大绿化、卫生大清理、扬尘大整治活动,干部职工还不忘义务劳动,并在矿区空闲地、边角地和主干道两侧种植了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绿篱,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百花齐放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