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5日
首页
第01版:

好项目激活澎湃动能 “争三一”实现高质发展名列前茅!济宁高新区在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中再获佳绩

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日前,记者了解到,济宁高新区在2022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中,综合成绩排名全市第二。蓼河生态科技新城“七网”融合基础设施项目、蓼河新城爱琴海城市综合购物公园分别获全市十佳产业项目第七、第八名,高新现代农业“芯”动力产业基地项目获全市五佳乡村振兴项目第三名。

今年以来,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树牢“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总基调,锚定“扛红旗、站排头、夺第一”总航标,持续深化“1+235”工作体系,聚焦“三个高地”“九个高新”建设,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争当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发展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三农”是重要领域。近年来,高新区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做强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高新区依托强劲的工业基础,大力实施工业化技术助农,以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协同建设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推动“人、业、地”城乡联动。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20个。2021年实现农业营业收入32.75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高新区积极打造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现代农业。农业品牌亮点纷呈,利生食品、浩珂科技2家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6家企业入选“济宁礼飨”品牌产品目录,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逐步扩大。源尚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基地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鱼交易中心、鲁西南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4万亩高标准农田扎实推进,生态沟渠做法获全省农田建设工作会议推广。高新区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生态生活两相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高新区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以良好改革成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积极担当,充分发挥在产业运营方面的优势,搭建城市资源向农村集聚的平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国企+现代农业”的乡村振兴富裕路。

高新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堡垒作用,引领群众共同富裕,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合作社+基地+产业项目”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以“全国文明村”刘村为例,该村由村党支部牵头,全体村民共同入股成立合作社。注册的“甜万佳”葡萄产品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刘村也先后获得“山东省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山东省示范合作社”“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通过小葡萄撬动村集体经济大发展。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精准聚焦全市“231”产业集群,发挥好2.5万亩“1+4”产业集聚区优势,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加快向五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航空航天产业城,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坚决挺起制造强市脊梁。

全力担当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聚焦“231”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数字赋能园区强基、项目攻坚、企业攀登工程,动能转换全面见效,经济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在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的同时,高新区聚焦都市区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品质提升、产城融合深化,向着建设一流生态科技新城大步迈进。

相继布局了具有类海外国际化服务功能的印象吟龙湾、麒麟岛双创基地、济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一站式购物中心华润万象汇、十五年一贯制济宁孔子学校新校区。可以预期的是,未来2-3年,这片区域将成为创新资源最富集、创造因子最活跃、双创人才最集聚的创新创业活力区。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提升产城融合能级

以“高新活力谷、城市锦带路”为理念建设的高新大道,有机串联高品质居住、商业、运动、医疗、教育、休闲等业态,致力打造为城市无边界融合大道、商业生活特色大道,进一步提升蓼河新城城市品质,打造市级示范市政道路新标杆。

高新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促建设、美环境、强配套,城市框架由“洸府河时代”迈入“蓼河新时代”。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全线贯通、济微高速提速推进、海川路北跨加快建设,打通断头路30余条,新建道路桥梁7座,建成区道路达425公里,高新区全面跨入高架、高铁、高速和空港时代。

建成开放蓼河公园和鸿雁湖、十里湖生态湿地,“见缝插绿”建成“口袋公园”42个,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160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8平方米;充分发挥智慧环卫综合管理平台优势,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大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工作力度和创建范围,全力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红星爱琴海、新世纪广场、鸿雁湖三大音乐水舞秀建设完成,济宁东部生态科技新城的秀美画卷渐次展开。

高新区坚持大战略、大手笔、大气魄提升产城融合能级,以“品质”提“品位”。红星爱琴海、奥特莱斯火爆开业,华润万象汇年内运营,填补了济宁东部无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白,吸引兖州、曲阜、邹城等地居民消费娱乐。华润万象府、瑞马香树湾等22个高品质商业小区、六大棚改片区284万平方米住房正全力推进,公租房、人才社区满足各类人才住房需求。市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主体封顶,蓼河医院即将开工建设,湖滨学校及5处新建公办幼儿园9月份投入使用,孔子学校、海达行知、人民医院东院区等满足高端就学就医需求,“15分钟”生活圈带来城市温度。人气旺、商气旺、生活更旺,绘就了高新魅力的“诗和远方”。

激活创新因子

打造创业集聚地

高新区大力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麒麟岛创业基地建设,基地定位为“科创麒麟岛、产业新高地、城市新地标、未来增长极”,建成吸引、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孵化基地和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签约落地济宁中科先进院人工智能中试放大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理工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共实训基地等14个项目,积极打造引领济宁、辐射山东、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创新极核和产业高地。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济宁创新谷的核心区,高新区聚力打造“济宁科学城”,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批山东省第一批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试点县市区。成立全省第一家实体运作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各类创新平台300余家。依托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精准扶持600家火炬入统企业,助企攀高向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家,总量居全市第1位;入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88家、市级高新技术培育库企业58家,156家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合计研发投入21.9亿元,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济宁高新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信心决心,以高质量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蓼河生态科技新城“七网”融合基础设施项目

蓼河生态科技新城“七网”融合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建设一流生态科技新城总体定位,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格局,“一区十二园”加速布局,麒麟岛双创基地引领城市南扩,打造出行更便捷交通体系、环境更宜居生活品质、配套更齐全城市能级,打造“游高新、深呼吸、乐享购”城市品牌,以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品质提升、产城融合深化,助推高新区快步迈入“蓼河新时代”。

▼ 蓼河新城爱琴海城市综合购物公园

蓼河新城爱琴海城市综合购物公园以国内领先理念引领生活消费叠加,实现空间与商户跨次元有机串联,满足新兴旅游城市群体消费升级内在需求。商圈以爱琴海城市综合购物公园为核心,同步建设音乐喷泉广场、绿轴广场、文体中心、高新大道、人才公寓、圣都会议中心等配套,形成了主城区功能最完善、设施最齐全、空间最集聚的高品质生活圈和消费顶流圈,构筑了一个全方位的休闲购物完美空间。

▼ 高新现代农业“芯”动力产业基地

高新现代农业“芯”动力产业基地按照“一芯四核多动力”发展模式,打造以“产、研、游,田、种、水,金、网、村”九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引领鲁西南的制种育种“硅谷”和面向全国的特色农业创新发展中心。“一芯”即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四核”即建成优质良种、有机蔬菜、精品水果、多彩花卉“四大千亩选育区”;“多动力”即推动周边建成航天椒、甜瓜、草莓和高产小麦玉米种植基地,筑牢乡村振兴“核芯”基础。

十佳产业项目名单

1、运河新城一体化开发高压管廊项目

2、尼山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3、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

4、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初高中部项目

5、全县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项目

6、邹城市汽热联网综合保障项目

7、蓼河生态科技新城“七网”融合基础设施项目

8、蓼河新城爱琴海城市综合购物公园

9、任兴幼儿园托幼一体实验园项目

10、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产业学院(济宁市工商职业学校)

五佳乡村振兴项目

1、邹城市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大束片区)

2、泗水县仲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

3、高新区高新现代农业“芯”动力产业基地

4、金乡县蒜通天下高效农业项目

5、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

2022-08-05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121047.html 1 好项目激活澎湃动能 “争三一”实现高质发展名列前茅!济宁高新区在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中再获佳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