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薛坤 曹俐)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济宁日报社等单位组织的“济宁好人之星”7月份评选结束。嘉祥县金屯镇王刘村村民李忠华、高新区柳行街道杨柳国际新城居民孔存朴,当选当月“济宁好人之星”。
即将80岁高龄的孔存朴是一名退休教师,数十年来,他上要照顾百岁老母亲,下要照料癫痫儿子,还要照看老年痴呆的老伴,但他顶着家中三位重症病人的巨大压力,却过出了乐观人生,用爱与责任撑起了一个家。
在别人眼里,孔存朴是一位干练豁达、乐观正直的教师,他一生育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特别是因为老父亲在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经历,他的家庭更是亲友眼中的榜样家庭。
“父亲走得早,是老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一个个拉扯大。”孔存朴说,从2016年起,老母亲身体每况愈下,患上多种老年性疾病,老人明白,她的病根本治不好,就劝儿子不要再花冤枉钱了,他就对老人说:“娘,你这是说的啥话,我从小没有父亲,是您把我和我的儿女们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您老人家看病。”他和孩子们带着老母亲不间断地奔波在各大医院,医生无不为之动容。后来在老人的一再要求下,他才心有不甘地把老人带回家,一天三遍给老人喂饭喂药、清洁按摩,陪在母亲面前聊家常,让老人开心。他的孝心感动和影响了女儿们,孩子们有时间都争着到家里照顾奶奶,直到老人101岁安详地离开人世。
孔存朴有个儿子叫孔宏伟,今年50岁,两岁时就患上了脑积水和癫痫病,光是头部大手术就动了4次,几十年里光治疗费就花去几十万元。近六、七年来,儿子病情逐年加重,一受凉就抽风,癫痫病发作。由于治疗不见起色,医生也好心劝返,而孔存朴却坚定地说:“只要孩子有一口气,我们当父母的再老再累决不放弃。”儿子体重180多斤,而孔存朴只有150斤,儿子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别人照顾,孔存朴就在儿子床的对面搭上一个简易床方便照顾。
孔存朴原来是接庄街道的一位退休教师,年轻时,他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在家,家里的农活和照看孩子的重担全落在母亲和老伴身上。前些年老伴患上脑溢血和老年痴呆症,女儿们出嫁后也都不在身边。
在给老母亲尽孝送终后,他又打起精神,继续照顾儿子和老伴。儿子喜欢吃水饺,他不厌其烦地和面、擀皮、包水饺,老伴喜欢吃面条、炖菜,他就跑到超市买来挂面和蔬菜,变着法子给她做可口的饭菜,还帮她捶背按摩。没事就用三轮车推着老伴满小区里转悠解闷。“老伴一辈子含辛茹苦,照顾老人和孩子不容易,人得讲良心,现在她老了病了,我就得好好陪护她。”孔存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