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曹俐 通讯员 陈鑫)今年以来,高新区接庄街道组织专业队伍对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维护和全面提升,新添垃圾桶120个,绿化带补植3000 ㎡;对驻地及主干道沿线的卫生加强日常监管,对主街、小街巷、下水道及周边道路明确专人集中清理;对农村“三堆”和社区“三乱”现象集中治理,共清理各类垃圾、杂物50多车,600余方。对餐饮、占道经营、规范停车等经营秩序问题,联合交警、工商、综合执法等部门进行整治管理。
据接庄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总结2019年创城工作的基础上,该街道实施新年度的创城工程。在提升基础设施方面,针对人行道不健全不合理、道路破损、排水设施不达标、环卫设施毁坏等问题,按照分工,责任到人,销号整改,对驻地接庄村、乔庄村等五个村重新铺设下水道盖板、花坛进行彻底修复。同时,充分发挥电子警察的抓拍威慑作用,对济邹路主要路口、进村道路和街道驻地全部安装摄像头,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全天候、无盲区监管。在八里营、大郝、小郝、官庄、街道驻地划停车线、停车位,扩大划线区域范围,解决好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无序停放问题。对济邹路沿线、街道驻地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一次普查,对标志、标线不清、设置不合理的路段重新进行施划和调整,确保标志标线清晰、醒目、规范。
在交通管理方面,加大对学校周边路段的管理力度,严查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随意调头、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提升环境卫生方面,环卫办、网格员、保洁公司和社区各村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卫生清扫保洁,加大垃圾收集和清运力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对主次干道全面推行“路长制”、“片长制”,对背街小巷推行“街长制”、“巷长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制度。
另外,引导沿街商户定时段、多轮次播放宣传标语。并制定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并与村、保洁公司签订责任状,从根本上解决环卫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