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
首页
第03版:

艺术节上绽放活力青春

——济宁高新区在第九届学校艺术节中连创佳绩

本报济宁讯(记者 曹俐 通讯员 陈艳 邵娜 马丽 朱亚星)近日,济宁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九届学校艺术节获奖名单,济宁高新区共有13所中小学校的185个作品获奖,合唱、舞蹈、器乐、戏剧、摄影等11个艺术类别均有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52名,二等奖39名,三等奖94名。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被授予“济宁市第九届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全区各学校借艺术节的契机,开展了具有新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的学校艺术活动,充分展示了济宁高新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推动了全区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开展,突显了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社团文化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在济宁学院附中高新区校区,学校形成了五美共建、和谐高雅的艺体社团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未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也在济宁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巧手汇美术社团的张岩、张芳、申雪焦、郭傲霜等老师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绘画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注重以兴趣引导学生对绘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张岩告诉记者:“在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中,选送的绘画作品一等奖8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5名。社团的开展不但充实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还张扬了他们的个性,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成长的乐园。”歌声与微笑社团在艺术节中展演了《彩虹》和《I let her go go》两首歌。歌声欢快美妙,孩子们的声音如天籁一般,全英文的演唱展现了合唱团成员良好的综合素养,最终在艺术展演合唱专场活动中获小学组第一名。张轩博是歌声与微笑社团的一员,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赛前,老师们在不断给我们打气加油的同时,也不忘再次提醒我们唱歌的技巧与发声的方法。”民间熟知的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被王桂娟、姬丽丽、颜同三位老师搬上了戏剧表演的舞台,通过全场近10分钟的演出,小演员们用爱国心与最深沉的情感,创作、演绎、诠释了新时代视角下的小英雄,欢呼声,笑声,抽泣声响彻整个演播厅。对于该剧的排练经历,三位老师记忆犹新。“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通过对小英雄雨来的演绎,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指导老师姬丽丽说:“每个角色离学生的生活都比较遥远,虽然台词动作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想让角色出神,真的是费了一番功夫,尤其是大娘这个角色因为年龄跨度太大,学生很难拿捏人物特点,老师们便一点一点做示范。”

美育让生命绽放精彩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济东小学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秉承“让生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德育教育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着重点,以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尽全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童年。

在第九届学校艺术节比赛中,马丽老师带领的“轻舞飞扬”舞蹈社团,凭借舞蹈作品《飘扬的红领巾》荣获舞蹈类小学组一等奖,18名舞蹈队员获奖。由岳书芳老师带领的“翰墨”书法社团,参赛学生邵诗远荣获书法类作品小学组一等奖,邵诗远、刘立轩荣获小学组绘画作品三等奖。另外,马丽老师撰写的美育教育案例荣获市级一等奖并推送全省参展。岳书芳老师撰写的美术教育案例荣获市级二等奖。本次学校艺术节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平台,更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美育发展,达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的,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为一所普通的区直农村小学,济东小学轻舞飞扬舞蹈社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每年都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来展现音乐、舞蹈、诗词歌赋俱全的国学经典展演、红色经典诵读等主题文艺节目,并参加省市级各类文艺汇演、舞蹈比赛等几十余场。编排的三人舞《邵多丽》、群舞《明月光》《快乐的小白鸽》《天山少女》等分别荣获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舞蹈大赛一、二等奖;舞剧《红孩子》荣获济宁市首届少儿春晚表演一等奖和观众最喜爱节目奖;芭蕾舞《四小天鹅》《月夜》《轻舞飞扬》《茉莉花》、舞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在各类展演活动中深受观众好评;舞蹈《映山红》、原创抗疫主题小舞剧《医者仁心》分别荣获济宁市教育局第四届、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展演一等奖,抗疫主题舞剧《医者仁心》荣获原创舞蹈作品奖,马丽老师荣获济宁市教育局“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马丽告诉记者:“2020年全民抗击疫情期间,接到上级参赛通知,要求尽可能上报抗疫题材原创作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筛选出18名舞蹈小演员。孩子们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加班排练。用时五个晚上,共计十五个小时,全体舞蹈队员挥汗如雨,大家根据新闻播报的医护人员战疫情景,边创作剧情边排练。”

济东小学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书法教育,配备了专业的书法教室,把书法教育纳入社团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激发队员书写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书法艺术活动。岳书芳老师带领的翰墨书法社团,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先从简单的笔画开始到简单的字,再由简单的偏旁到简单的组合字,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精品校本课程实现核心素养落地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有街舞社团、合唱社团、戏剧社团、管弦乐社团等八个社团参加了本次学校艺术节比赛,其中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指导教师朱亚星获得“济宁市艺术教育突出贡献奖”,各类社团共获得了9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心灵的净化,开设了各类音乐特色课程,帮助每一个孩子习得终生的音乐技能。学校搭建国家课标与国家教材之间的桥梁,设计了九年义务教育段“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体系”,并依据体系编写完成了规范的课堂设计与指导文本,学生可依照文本进行自主学习,在真实情境中,用自己的方法,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自己的音乐逻辑思维,用音乐的思维去思考和创造,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高中段音乐课程严格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要求,进行个性化选课走班,目前开设了鉴赏、舞蹈、话剧、播音主持、歌唱、竹笛演奏等九个模块课程,并研制完成了适合学情的、规范的模块学习指导文本,不但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专业学习和发展需求,也为高三艺考储备了充足的人才。

学校开发了20余门精品校本(社团)课程,以及课堂学习与指导文本,开课对象为全校有特长和相关兴趣的学生,选修课以社团的形式展开,包括街舞社团、合唱团、话剧团、管弦乐团等,凸显趣味性和选择性,赋予每一个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个性的权利。在普适性音乐课堂的学习下,实现了学生能识谱、会唱歌,学会了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在精品校园活动课程和音乐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下,10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其中多次获得“山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济宁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合唱比赛二等奖”、“国际合唱节金奖”等专业赛事的各级奖项。

2021-11-26 ——济宁高新区在第九届学校艺术节中连创佳绩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120348.html 1 艺术节上绽放活力青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