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
首页
第02版:

政府“搭桥”政策“引路” 助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菲 通讯员 徐佩瑶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立足四大产业集群,建链补链强链,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新科技、新技术的量产和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发展内涵,高新区已成为产业与环境“比翼齐飞”的产业高地、创业福地、宜居胜地,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产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攀登,为落实济宁市“企业攀登”工程,发扬济宁高新区“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拼搏精神,济宁高新区招商人员深耕项目落地一线,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全身心帮助企业解决落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难处,为企业快速投产达效“加速度”。

作为攀登工程计划“高成长性企业”,山东加睿晶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建设氮化镓和碳化硅晶体衬底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6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5亿元,购置200台2-4寸氮化镓晶体生长炉、260台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炉,建成后可年产10万片2-4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5万片6英寸碳化硅导电型单晶衬底。二期投资50亿元,购置800台6—8寸碳化硅晶体生长炉及266台大型切割及研磨、抛光、研磨、封装设备,建成后可年产6万片6—8英寸碳化硅半绝缘型单晶衬底,10万片6—8英寸碳化硅导电型单晶衬底,全部建成后将具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学研一体的生产体系,可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该项目将改变目前氮化镓衬底超过85%和碳化硅超过80%的市场份额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的格局,实现大幅国产化。

“该项目从一开始的项目洽谈到达成合作意向,再到项目落地、建成投产的全部手续文件,包括能评、安评、环评、水土保持、规划、施工许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消防、机电装修、人员招聘等,都有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一线招商人员全程协助,帮助解决企业在手续办理或项目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充分发扬贴心服务的‘店小二’精神,真正为项目落地排忧解难。”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产业发展研究部部长姜传强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的帮助对于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持续提供高效服务 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山东斐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曲阜经营发展多年,是山东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的优质供应商。斐乐电子主要从事半导体等电子元件专用载带的新材料研究、产品生产及应用。斐乐聚集了业内若干材料领域高精尖人才队伍,队伍谙熟Carrier tape专业制造技术,技术开发能力雄厚,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生产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元器件的包装材料、全自动和半自动编带包装机、拉力测试仪等,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2021年7月份,斐乐受限于厂房的局限性,考虑到企业今后的自身发展需求,开始寻找新的去处。在得知斐乐有意搬迁的消息后,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二处工作人员马上联系了企业负责人。经过考察和交流,招商人员迅速进行了内部讨论和研判,决定用最快的速度将斐乐招引至智能终端产业园。由于智能终端园区厂房的设计与使用存在一定历史遗留问题,尚不满足斐乐入驻的条件。招商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将企业留住的信念,在与斐乐负责人进行了连续一周的深入沟通后,双方达成“先生根再发芽”的一致意见。在全力解决厂房供水、电路搭接等生产基本要素问题后,在8月底帮助斐乐完成了搬迁并签订了合作合同。从接洽到落地,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项目招引的初步工作。

“在斐乐落地智能终端园区后,我们的招商人员定期与企业负责人保持沟通,在了解到企业需求后,高效对接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高端装备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员介绍。随后,得到安定经营环境的斐乐,提出了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招引至济宁,共同打造共享合作平台,构建产业小生态圈的想法。招商人员马上跟进项目,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前往高新区考察项目。以斐乐牵头为主,基于双方前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多家企业负责人一拍即合,迅速与高新区达成了整体入园的合作意向。目前,多方正在出具投资计划书,计划于2022年整体入驻园区,共同努力为高新区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链样板。

切实解决企业难题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山东顶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香港峰飞集团注资的外资企业,该公司作为济宁高新区“双招双引”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纯电动、消防应急飞行机器人产业化生产基地,对于济宁高新区打造应急安全产业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公司在2020年筹备成立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当时企业急需落地,但由于疫情影响,香港出资方的人员无法入境,诸多注册材料无法按时到位。”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新材料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新材料产业处的全程帮办代办人员开展专题研究,考虑过诸多方案,多次协调后,经过严格消杀的材料终于登上来济的路途,最终在两天之内将企业注册材料拿到。

拿到材料后,帮办代办人员立刻赶到济宁市为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当晚9点多,将崭新的营业执照送到了企业手中。“我们来济宁开办企业,人生地不熟,没想到这么顺利,高新区的帮办代办人员真的是把我们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情来办了,营商环境是真的好。”山东顶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新海表示。

据了解,在服务企业落地的过程中,高新区投促局新材料产业处还积极帮助企业开展企业开户、厂区入驻及改造等相关工作,实现了企业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先后推动加睿晶欣半导体功能材料建设项目、瑞城宇航高模量碳纤维产业园项目,纬世特高纯度大规格半导体级石墨材料项目,氢枫能源固态储氢加氢站项目等先进产业项目落地,对于推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姜传强说。这些项目都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前沿,都具有新经济、新动能的鲜明特点。项目符合“四新四化”、新旧动能转换方向,集中代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最新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深入落实“服务大使”工作制度,通过微信工作群推送外资、外贸、外汇等相关政策。对区内外资企业进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加强对重点外资企业直通包办服务,协助指导外资企业设立流程,协调推动鲁抗好丽友合资公司设立及开户、韩方入境等事项。开展“政策宣介、信息推送、互动咨询、纾困解忧”综合服务,协助凯爱瑞并购项目完成工商变更,指导外资企业完成了22项登记设立和变更事项,切实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济宁高新区的贴心服务贯穿始终,在当好招商引资“谈判员”的同时,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不断提升全区招商引资“软实力”。政府搭桥、政策引路,不仅对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有积极意义,更提高了企业对济宁高新区营商环境和招商队伍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工作中,济宁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四大先进制造业集群、10条产业链条,通过建链补链、配套协作、创新赋能、要素保障,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建设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万亩千亿”产业集聚区,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广大干部职工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结合点,精准高效对接洽谈项目,全力以赴推动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进程,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软实力”和“硬实力”,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把济宁高新区建设成高端产业聚集区、美丽宜居的新城区。

2021-11-23 5 5 济宁高新新闻 content_120220.html 1 政府“搭桥”政策“引路” 助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