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薛坤 通讯员 田贝贝)为切实做好济宁高新区11所初中学校的疫情防控和毕业年级复学工作,5月7日,高新区第二批学校复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贯彻省市会议精神、做好高新区学校复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全区学校复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做到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会上对第二批学校复学防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宣读了《关于成立济宁高新区第二批复学学校包保专班的通知》,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学校安全平稳复学。各包保专班在学校复学防疫工作专班指导下开展工作,指导各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制定开学预案、应急处置预案等开学方案,并指导开展实操演练;指导各学校落实日常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做好环境卫生消杀、食堂及食品安全监管和业务培训指导工作;指导各学校做好关键点位、环节疫情防控,确保校园入口、食堂餐厅、学生宿舍及家校“两点一线”等防控到位;负责做好学校突发紧急疫情事件的及时处置、上报;指导学校做好舆情管控和应对工作并完成学校复学防疫工作专班交办的其他工作。
会议指出,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仍未结束,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丝毫不能麻痹、不能厌战、不能松劲。各学校仍然要聚焦疫情防控这一重点,咬紧牙关不放松,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把疫情防控与复学工作要求落细落小落具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全力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坚决将疫情隔离在校门外,确保全区第二批学校复学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会议强调,要全面整顿校园环境,充分借鉴第一批复学学校疫情防控经验,发挥“五包一”专班的专业指导作用,指导学校对各部位、各方面的环境卫生进行全覆盖科学清理消毒,确保防控操作规范、安全、有效。各校复学后每天要坚持对教室、办公室、洗手间、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消毒,保持良好通风,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
要科学谋划防控工作,着力构建好疫情防控的工作体系、预案体系、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各学校要做好重点人员的精准摸排和动态管控,做到安全检测、应测尽测;校门口要设置入校通道,标注一米线等引导标识;严格落实师生体温每日三检制度,实施错峰上下学,避免学生扎堆;采取食堂分餐制,通过错时分批次就餐,确保单人单桌同向就餐;适当控制集中入厕人数,避免学生扎堆上厕所等。切实夯实校园疫情防控根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会议要求,要注入提前量,有条不紊抓教学衔接。各学校要在持续做好线上教学的同时,切实做好毕业年级复学准备工作,坚持“日研判、日部署、日调度”,确保严防严控、联防联控要求全面落实到学校教学各领域各环节。各校要把疫情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开学第一课教学内容,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普及科学、健康的疫情防控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指导学生通过QQ、微信等网络媒介与家人、同学、朋友交流,互诉心事,缓解情绪,对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的学生,第一时间安排心理咨询老师开展专业心理援助。
各学校要优化复学后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心理辅导、课程巩固,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确保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初中毕业年级面临即将到来的中考,时间紧、任务重,各学校要做好延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与开学后课堂教学的衔接,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快教学进度,把因疫情影响耽误的教学进度赶上来,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复习备考状态,力争高新区中考实现“五连冠”。
各学校要全力做好因此次疫情影响造成生活困难学生的排查,逐一建立台账,坚持“一人一方案”,一对一落实关爱、帮扶,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学生正常学业的影响。
会议强调,各部门、各街道、各学校要充分认清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复杂性,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学校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校长是学校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各学校校长要扎实做好工作摆布,确保开学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各街道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复学各项保障工作;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学校周边摊点、餐饮业的管理,保障校园周边经营秩序;公安、交警部门要落实好开学当天的交通疏导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校周边道路通畅、秩序井然;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复学防疫专班要牵头抓总,统筹调度,做好各部门、各环节的有效衔接。
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领导,相关区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各学校“五包一”工作专班成员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