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近期济宁地区强降雨天气频繁,济宁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严格贯彻落实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和市消防救援支队防汛救灾指示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加强装备器材保障、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全力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会议落实部署。大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立足辖区实际研判防汛抢险工作,深入研讨近年来典型防汛救援案例,要求全体指战员充分认识到持续强降雨可能造成的危害性,要严格落实水域救援“四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把“科学施救、安全第一”的理念牢固树立起来。同时,大队积极与辖区应急、气象、交通等部门联系,协商防汛应急救援器材通联共享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通报和预警联动机制,真正做到“协作预警、会商研判、精准调度”。
器材准备到位。大队第一时间部署开展防汛装备器材“体检”,对冲锋舟、手抬泵、救生绳索、救生衣、救生圈、个人雨具等防汛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对欠缺、损坏的器材装备及时进行补缺、维修和更换,确保各类器材完整好用。同时,开展水域救援器材学习,熟悉掌握水域救援装备器材的性能、操作要领以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有效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熟悉摸排到位。为切实掌握汛期抢险救援实际情况,同济路消防救援站出动专班人员全面梳理排查辖区易积水点位、低洼地区、隧道涵洞,并深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住宅小区开展“六熟悉”,全面掌握单位、住宅小区排水能力以及防汛准备,进一步提升队伍防汛抢险作战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