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仰浩
今日,告别寒露节气,我们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老辈人都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这话真没骗人!
前阵子冷空气“霸屏”,气温直接“躺平”——周一最低温飙到6℃,最高才12℃,创下下半年气温新低!同学们是不是早早就体验到往年11月才有的“冻感”?
尽管昨天开始天气回暖,但是升温的势头很快就会被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冷空气压下去。据气象部门预计,周六周日新冷空气先“突袭”北方,降温4℃至6℃,局部还能降8℃;下周二更强冷空气瞄准新疆北部、甘肃西部这些地方;下周四起,它就“组团”自北向南横扫中东部!接下来几天,北方好多地方最高温都得在“低温区”反复横跳。
还在穿着秋装“硬抗”的同学,赶紧把衣橱里面的秋衣秋裤和棉服拿出来,千万别为了风度不要温度哦!
霜降非“降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反映的是气温骤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
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霜降“三候”
我国古人将霜降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二候草木黄落,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树叶都枯黄掉落了。
三候蛰虫咸俯,此时,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之美,蜂蝶不见踪迹,蛰虫无声,都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天作准备。
(来源: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