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岭
晚上,冒着淅沥的小雨,走过喧嚣的大街,我来到运河岸边。
细雨,真的是细雨,用我的家乡话说是牛毛细雨。它或直或斜地下着,如同丝线;灰白充满在可见的空间里。
微风拂来,只见垂柳梢儿微微一动,雨丝吹向我的脸颊,有种酥酥的惬意。岸边无杨,只有柳,那就是柳风了,吹面不寒。
这时的我,很是充实、幸福。白天没有俗事缠身,我不但得以读了几页好书,而且还愉快地听到了朋友从电话里传来的笑声。
在这样的心境中,我沿着河边往前走。
细雨的气息,河水的气息,半寸春草的气息,嫩叶如星的柳枝的气息,经过风儿的吹拂,融合在一起。我一会儿快走,一会儿慢走,随意自由得很。
雨丝在水面上留不下一点痕迹,我看一会儿,感到眼睛舒服许多。看得时间稍微一长,纵身入水的冲动就油然生出。凉凉的春水,还能让我有冰的感觉吗?
栏杆上的灯光黄黄的,满河的碧水也闪闪烁烁,极像是日光下的明镜。对岸的“天意茶楼”四字,也在水中变换着颜色。
每次在河边行走,我都会产生去茶楼喝茶的愿望。我还想着,要喝的话就喝苦丁茶。乐声入耳,苦涩在口,或许可以增加不少跋涉文学长途的勇气吧。
幻想一个人在茶楼之上,想到的应该会是漫长的精神之旅有着不胜寒冷的高处独孤吧。孤独,我不怕。有了孤独的感觉,或许在文学上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脚步不觉慢了下来。
忽然一阵小风吹来,雨丝打在脸上有点急;还有极其清新的空气,使我呼吸很是畅快。我连忙寻找,原来是那片竹林在前面了。
我紧走几步进入竹林,高的有三米多,低的比我高一点,小风中微动着。不时有几滴水珠落在身上,我毫不为意。这点雨又算得了什么呢?
竹林之中,那空气好得无法用言语表达。高雅之士喜爱此物的原因,我现在终于知道了。我来来回回地走着,心情轻松愉快。细雨,微风,碧水,竹林,绿意满满。
如果有可能,我想在竹林中逗留至夜半,想在柳风竹韵里入眠。
不行啊,怎么也得走出竹林。
我又走到河边。走得不快不慢。
猛然,天意茶楼的音乐大作起来。是令人振奋的旋律,我却说不上来名字。这时,王船山的一句“六经责我开生面”从我的脑海中冒了出来。“开生面”,这几字很有气魄。好男儿,自当如此。王用六经,我用什么呢?
想着这个问题,继续前行。
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刚才那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再往前走了几十米,到了运河与大街的相连之处。继续前行,到了市声温热的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