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第08版:第八版

晴窗

张保泉

新校长上任一个月后,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

会议室里,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张空白纸条。校长做了简短说明,希望大家对学校发展和管理提出真诚建议。

甄老师坐在窗边,秋雨不知何时飘了起来,雨丝顺着玻璃窗滑下,留下蜿蜒的痕迹。他拿起笔,思绪如潮。他想到了被取消的上午大课间,不知从第几任校长开始,学校以“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为由,将学生的活动时间改成自习课。说是自习,实则分派给各科老师,没课的老师则被安排去教研。

他眼前浮现出学生们终日坐在教室的身影:疲惫的面容,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

“唉”,一声叹息,笔尖开始在纸上沙沙作响。

“恢复上午大课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多举办歌唱比赛、演讲比赛、元旦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展现特长。”他明白,通过这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甄老师继续写道,不要搞形式主义。像开学第一课这类活动,按照上级要求让学生认真观看;每晚看新闻联播,不能只拍两张照片上传了事。爱国主义不是两张照片、几句口号就能培养出来的。

最后,他犹豫片刻,还是写下了教师住宿问题。随着学生增加,老师们将宿舍腾给学生,自己被安排在一间十人共用的教室。十根电灯管坏了九根,门锁早已损坏,窗帘卡在半空,怎么也拉不动。

不过想到这里,他顿了顿,与孩子们的问题相比,老师受点委屈算什么呢?他又把这条建议给划去了。

“甄老师,你对学校有好多意见啊?”旁边的老师探头一看,打趣道。

甄老师脸一热,急忙把纸条翻过去,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哪是意见,就是些建议,为了学校发展……”

另一位同事压低声音:“你忘了前几任校长怎么对待提建议的老师了?成绩再好也不能评优。你现在还是中学一级教师吧?看看和你一起毕业的老师,早就是高级教师了。”

这话刺痛了甄老师。他确实只会埋头教学,不善于和领导搞好关系。二十多年来,他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高昂激情,爱生如子,教学成绩有目共睹。可眼看着校长们一个个高升——不是调往县城学校,就是进了教育局,自己年年提的建议却无人理睬。他心里终于泛起一丝不平衡。

“算了吧,我干嘛这么多事呢。”他把纸条揣进口袋,指尖触到那叠纸张的厚度。

没多久,他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又将纸条拿了出来。

“穿小鞋就穿吧,评不上优秀也无所谓。”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总要有人开口,问题才能解决。如果大家都沉默,事情就永远没有改变的希望。”

在同事们不理解,甚至略带嘲讽的目光中,甄老师毅然将写满建议的纸条交了上去。

一周后的学校例会上,新校长表情严肃地坐在主席台上。

“同志们,之前我们开展了建议征集活动。”校长声音低沉,“绝大多数老师写的都是‘学校领导英明’‘我校成绩突出’这类客套话,没有半点实质内容。还有一部分同志只写了个‘无’字,对学校发展漠不关心。”

校长停顿片刻,举起手中一张纸条:“只有一位老师,饱含真情地提出了宝贵建议。我看了十分感动,这些建议非常中肯,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经领导班子研究,我们决定全部采纳落实!”

甄老师的眼睛湿润,泛着微光。窗外,连绵的秋雨停了,正是一片晴好。

2025-10-20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13958.html 1 晴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