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春雨
近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任城区主场活动暨任城区第七届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在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举办。本次比赛涉及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设计、无人机等多个赛项,吸引了全区中小学校530余名选手参赛,是任城区近年来参赛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科技挑战赛。近年来,任城区通过构建“政府引导、科协搭台、教体推进、学校落实、社会协同”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夯实科学基础、提升科技应用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后备人才,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在实字上下功夫
任城区加强教学管理,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教学,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逐步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加强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建设,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去年,聘任71名中小学科学副校长,124名科技辅导员,不断加强科学教育。
区教体局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应用为主”的原则,先后投资2200余万元,完成了31所学校的无线校园、44所学校的城乡同步课堂和18所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优质数字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深度应用,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宽字上做文章
为推动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2025年4月,该区印发《济宁市任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机制》和《济宁市任城区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方案》,打通学校、家庭、社会科学教育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开展科学家科普讲座、家长进校园等活动,传播科技前沿思想,提升家长对科学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形成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同时,统筹区域内科技馆、青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和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宣传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营造重视支持科学教育的浓厚氛围,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