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敬在家向妻子蔡志真讲一些革命道理,蔡志真对妇女解放的道理很感兴趣,她也想入党,张子敬不知道怎么办,就去县城找老师高文甫征求意见,思想开阔的高文甫告诉他说:“这有什么问题?只要你妻子合格,就发展她入党,以后你们工作的时候,互相也有个照应。”
张子敬明白了,他的妻子蔡志真就成了单县第一名女党员,张子敬不仅发展妻子蔡志真入了党,还把自己的父亲张学田、四叔张学古、二嫂齐居真、四叔家的二嫂杨传荣等人都发展为党员,一家人齐心协力为党工作。张子敬在家排行老三,妻子蔡志真被称为“官三嫂”“红三嫂”,四叔家的二嫂杨传荣则当了张寨村的村长。每当有同志们来张子敬家,父亲在村外放哨,他的妻子蔡志真和二嫂齐居真做饭,安排好同志们的生活起居。张子敬全家既是亲人,又是革命同志,他把家变成了共产党的活动中心与联络站。
1936年底,张子敬发展了张花园小学的同事、小学教员王培勋入党,王培勋回到家乡,在单县城及其周围的琴山区开始发展党员。张子敬把自己的内弟蔡志兰也发展入党,蔡志兰又在他住的刘庄一带发展了一批党员,党员人数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1937年前,单县先后建立了6个党支部(小组),共产党的火苗在单县大地上不断燃烧。
1936年底,高文甫因为“赤色嫌疑”,又被国民党县政府解聘了,他离开单县,去了北平。
1937年10月,金乡人翟子超奉上级党组织命令来单县组建中共单县特别委员会,并担任书记。当时国民党正组织学校南迁,翟子超联系单县中学的魏钦公等党员学生,阻止单县中学南迁,呼吁青年学生留下来坚持抗日。不久,翟子超又回金乡工作,共产党员李毅以南下流亡学生的身份来到单县,和张子敬接上了头,在张子敬家的堂屋里成立了中共单县县委,李毅任书记。李毅戴着一副黑框的大眼镜,人们见张子敬对他很尊敬,都认为他也是张子敬的老师,就称呼他为“眼镜李老师”。
单县也要成立动委会,李毅出面做单县县长乔朗亭和国民党单县整理委员会书记朱育才的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担任了单县动委会秘书,李毅又通过朱育才劝说单县保安大队长时锡九支持共产党,让共产党员王存典到单县保安大队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后来,时锡九部改编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中共鲁西南工委书记白子明也悄悄地来到了单县张寨,四叔张学古把自己家最好的房子让给白子明住,张子敬全家好吃好喝地招待,白子明非常满意,加上在金乡的起义受挫,他将中共鲁西南工委从金乡耿楼村迁驻到单县张寨。
有一个叫第五战区第二游击司令部的小队伍来到了单县,他们只有20多人,司令没来,代司令叫王须仁,长条脸,有些驼背,戴着一副金边的眼镜,总是斜着眼睛看人,嘴角有两撇红色的胡子。还有一个魏定远,胖乎乎的,显得心无城府,在他们游击司令部担任秘书。这些人的情况很复杂,王须仁在北平上学期间,参与过学生运动,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共产党,是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但是在被捕后变节,发表了脱党的宣言,后来跑到山西临汾八路军驻地。王须仁隐瞒了自己脱党的事情,以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办的学兵大队,毕业后在阎锡山的政治部干了一个月,和著名的“托派”人物张慕陶有过交往。徐州第五战区形势告急后,他们来到徐州,在李明扬那里争取了一个“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二游击司令部”番号,徐州形势严峻了,他们跑到了单县。单县遭到日军轰炸时,人们纷纷逃出城里,正好位于四省交界的张寨要举办抗日武装,他们也一起来到张寨。因为他们是从山西八路军那里过来的,单县县委和鲁西南工委与他们接上关系,王须仁标榜自己是坚定的共产党员,经过李毅推荐,王须仁担任单县县委委员。魏定远因为在河南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国民党,他这个人很老实,如实交代了自己曾经参加国民党的历史问题,就没能入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