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第07版:第七版

大湖西 (连载)

杨义堂

马霄鹏知道,樊照坤口中说的“聂四先生”名叫聂峨亭,字峨亭,名奉璋,世人表面上尊称他“聂四先生”,背地里则称他“聂四秃子”。聂峨亭是鱼台县王鲁区大聂村人,幼读诗书,清朝末年考中了文、武双秀才,名噪一方。他不仅文彩出众,且武功高强,还练习打枪,平素最喜双手使盒子炮,左右开弓,枪枪不漏。

聂峨亭考中清末文秀才之后,又到山东省立师范讲习所学习深造,自觉接受新式教育,在鱼台带头剪掉了辫子,在当时剪辫子属于离经叛道,人们因此称呼他“聂四秃子”。聂峨亭曾任鱼台县教育会会长多年,致力于教育救国。因不满官场腐朽,愤而辞官回乡,在本村率先创办起大聂国民小学,传播先进思想,大聂国民小学成为宣传革新思想的基地,造就出一大批思想先进、忠贞爱国的有用之才。

樊照坤和聂峨亭两家是世交,樊照坤称呼聂峨亭为仁叔。1936年春,樊照坤的仁叔聂峨亭为扩建大聂小学,赶车到金乡羊山购买木料。回来时经过小大义乡,金乡县在小大义乡设卡收交易税,不交税就没收车辆木材。协商不成,车夫聂振营怒不可遏,扬鞭催马闯卡,用鞭抽伤卡子上的人,飞车返回鱼台。

金乡县以抗税伤人为由通缉聂峨亭、聂振营二人。两次派人来大聂抓人,聂峨亭都请安青帮樊照坤出面应酬。樊照坤设宴招待来人,并送上礼品和赔偿资金,主张和解了事。并奉告来人,凡事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来抓人恕不奉陪。来人心领神会,也未再来抓人。其实,樊照坤把聂峨亭、聂振营藏在自己家的后院,安排哥哥樊照乾和侄子樊维善负责生活和安全,聂峨亭自是十分感激。

第二天,樊照坤带着马霄鹏、赵紫生,骑上毛驴沿着河岸走,一路迎着寒风来到大聂村。大聂村四周都有寨墙,墙外有壕沟,寨门前有两个民团兵背着长枪站岗,一个民团兵端着枪拦住了他们,大声问:“干什么的?”

樊照坤不说话,伸出手掌,翻了三下,民团兵笑着说:“原来是‘三番子’的樊大爷啊,要找聂四老爷吧?快请进吧!”

樊照坤对马霄鹏说:“您看吧,他们端的可都是真家伙,我仁叔聂四先生与本村其他富户合起来有二十多支长短枪看村护院,一般土匪不敢去大聂村。要抗日,聂四叔很有实力!”

进来村子,村里的大街有磨坊、油坊、酒坊。樊照坤说:“这些买卖,都是我仁叔家的,谷亭街上还有他的一溜大商铺。”

他们下来毛驴,一路牵着,拐了几个弯,就到了聂峨亭家的大门楼。聂峨亭家有12进院落,前面两层门楼。

大门敞开着,樊照坤在门口高声喊道:“仁叔在家吗?”

不一会儿,里面走出来一个头戴崭新瓜皮帽、身穿丝绸长袍的人,这人个子不高,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大圆脸,留着两撇大胡子。

这人来到门口,看到有几位客人,拱手致意,热情地说:“失迎,失迎!哪阵风把仁侄儿吹来了,快快里面有请!”

不用问,这人就是聂峨亭。

樊照坤、马霄鹏等人在门口的拴马桩上拴了毛驴,一起走进院子里,一边走,樊照坤一边介绍马霄鹏、赵紫生的情况。

聂峨亭说,早就听说过二位的名字,特别是马先生,南京的大学生,在鱼台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聂峨亭邀请他们在堂屋的八仙桌子旁坐下,仆人进屋倒茶,摆上果盘。

马霄鹏向聂峨亭提出,共产党要组建抗日游击队,希望由他出面召集,邀请各方抗日力量参与进来。

(未完待续)

2025-08-04 杨义堂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9406.html 1 大湖西 (连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