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第02版:第二版

烈日下的守护者

连日来,一群身着救助服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车站广场、桥梁涵洞、废弃房屋之间,他们是济宁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全力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高温天,睡在露天太危险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李健一边擦着汗,一边仔细搜寻着桥洞下的角落。面对持续高温,救助站采用“科技+人力”双线并行的巡查模式。站内,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平台进行24小时“云巡查”;站外,巡查工作人员每天两次错峰出发,携带装有矿泉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液、面包等物品的“爱心包”,对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发现流浪人员,我们首先是耐心沟通,尊重他们的意愿。”救助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暂时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工作人员会详细记录信息,发放防暑物资和印有救助站地址、电话的救助引导卡。

为了织密救助网络,救助站与公安、交警、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建立了“爱心联络员”机制,并向他们发放救助政策咨询卡。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更多市民成为发现救助线索的“眼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困难群体的浓厚氛围。

一瓶水、一句叮嘱、一个避暑的邀约……济宁市救助管理站的“夏季送清凉”行动,送去的不仅是清凉,更传递着这座城市对困难群体的牵挂与温度。市救助站也借本报向广大市民发出呼吁:如您在街头发现疑似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或临时遇困人员,请留意他们的状况,可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或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也可直接联系济宁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热线:0537-2211940。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王建强)

2025-07-16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7978.html 1 烈日下的守护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