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旋(嘉祥)
这本是一个最为普通的日子,这本是一次最平常的演习。接连两次的实爆训练成功,他的信心倍增,周围的人也兴奋起来。参加学习的民兵和人武干部围成一团,认真听他讲解穿雷管、绑引线的要点,凝神看他演示。然而——
拉火装置突发意外,炸药即将爆炸!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快闪开”,便纵身一跃,用自己的身体盖住了炸药包。在那一瞬间,他的身躯凝固成一个永恒的剪影!
那一天,是1965年7月14日,这位年轻的教练员,是年仅23岁的战士王杰。生死关头,他以青春热血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血誓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
我曾反复叩问:生死抉择面前,我当如何?也曾思忖:王杰,可曾有过刹那的悔意?是否有对父母亲人的最后眷恋,对未完人生的丝丝遗憾?翻开他的日记,答案无声而铿锵:“我一定要像雷锋那样,做个人民忠实的勤务员。”这朴素的字句,没有豪言壮语,却如磐石般坚定,早已为他生命的最后抉择写下了最深刻的注脚。 它穿越时光,撞击着我的灵魂,让我明白,真正的伟大,源于内心最纯粹的信仰。
朱熹有言,“庸常之中,微芒不朽”。王杰用生命写就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红色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排雷英雄杜富国,危难时刻用身体护住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用小小的油条摊,为癌症患者家属带来家的温暖;夫妻护林员黄通甫、黄日秀,用青春守护大瑶山的一草一木……
在王杰纪念馆肃穆的光影里,我久久伫立在他的日记展柜前。泛黄的纸页,墨迹依然清晰。字字句句,如重锤叩击心扉:“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而他纵身一跃,用自己的身体盖住炸药包的场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