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已正式开启,假期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易发多发,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本报特此提醒各位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孩子假期生活的防护与安排。
重点安全防护要牢记
防溺水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
家长务必让孩子遵守“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同时,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去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回来。游泳需到正规场所并全程陪同,教育孩子如遇他人落水,要大声呼救,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切勿贸然下水救人或手拉手组成“人链”救援。
交通安全
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切记不可在马路上玩耍、打闹或突然猛跑过马路。未满12周岁禁止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自行车上路;达到法定年龄的孩子,家长应教育其骑行时要严格遵守交规,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杜绝闯红灯、超速、逆行、违法载人等行为。
4岁以下儿童需使用安全座椅,且禁止儿童坐副驾驶位。天气炎热,家长切勿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教育孩子不乘坐无牌照、改装、报废等违规车辆,不乘坐超员车辆,不搭乘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交通工具。特别注意上下车安全,防范“开门杀”等意外。
极端天气对应
夏季暴雨、雷电、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多发,请家长和孩子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活动。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在积水路段骑车、行走,不靠近路边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和户外供电设备,防止触电或跌入下水道造成伤害。大风天气,要远离高楼大厦、广告牌、简易搭建物等,防止被掉落物体砸伤。暴雨天气,不前往山区、沟谷、滩涂河道、泄洪道等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区域。雷雨天气,远离大树、高塔、金属广告牌等高耸物体,不在旷野打伞、高举物体,不在大树下、电线杆旁避雨。高温天气,做好防晒工作,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消防与居家安全
高温天气火灾风险较高,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帮助他们掌握正确逃生技能。如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清晰告知起火地点、火势大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疏散通道弯腰低姿逃生。
定期检查家中电器设备及线路,电动自行车严禁进楼入户充电、不飞线充电,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骗、防盗、防抢。
出行、网络与饮食安全莫忽视
○出游安全
外出前了解目的地天气路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避开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公共场所务必看管好孩子,引导孩子遵守秩序,不推搡、不拥挤,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安排,避免因人群混乱引发踩踏事故;不要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无人岛、海滩等地玩耍,不尝试陌生偏僻路线。
○网络安全
合理控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防范网络沉迷;教育孩子“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重点防范冒充公检法、免费送皮肤、加明星QQ等诈骗手段,任何涉及转账的要求一律拒绝,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向网友透露家庭住址、学校等个人信息;做到文明上网,不造谣传谣,不参与网络暴力。
○饮食卫生安全
夏季食材易变质,需选择新鲜蔬果,拒绝“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过期及来源不明的食品(野菜、野果);引导孩子规律进餐,减少生冷食物摄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假期生活与心理健康要兼顾
○合理规律作息
督促孩子制定每日计划表,合理分配学习、休息与娱乐时间,避免作业突击完成,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每日适度体育锻炼,鼓励参与家务劳动。
○关注心理健康
家长多抽时间陪伴孩子,通过亲子活动、平等沟通增进感情;关注孩子情绪变化,若出现焦虑、低落等情况,及时引导疏解,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抵制违规培训
遵守“双减”政策,不参与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让孩子真正减负。
暑假是亲子陪伴的好时机,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光。请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全方位防护,让孩子在关爱与守护中,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
来源:济宁教育发布